《學習的本質》讀后感1000字
《學習的本質》讀后感
本書是一本十分難得的關于學習研究的實用性讀本。我們是如何學習的?記憶、 動機、愿望和情緒在學習中占據(jù)著怎樣的地位?我們對于人腦驚人的能力又知道多少?為什么有些孩子和成人在學習時困難重重?作為曾經(jīng)的差生,本書作者安德烈·焦爾當提出了一種全新的學習方法。他讓我們看到學習是一個復雜過程,常常充滿沖突,需要打破我們頭腦中固有的概念。 安德烈·焦爾當依據(jù)自己多年的教學經(jīng)驗,提出了如何更好地學習的實際建議,并重新定義了學校的角色和地位。他認為在一個日新月異、不得不時刻創(chuàng)新的社會中,我們必須發(fā)展一種“質疑文化”。學生的學習不是一種簡單的傳遞,更不是一種簡單的條件作用的結果。因為學習者只有依靠自己才能進行學習 沒有人能替另一個人完成學習。只有學習者自己才能賦予學習以深層次的意義。 學習者是其自身教育真正的“創(chuàng)造者”。學習是互動的結果,當學習者的心智活動和他所處的環(huán)境之間建立豐富的互動時,他的知識水平就會有進步。 學生如何搞好學習呢?根據(jù)書里的建議, 作為教師,我們關心的不僅僅是學習者需要記憶的東西或知道的操作程序, 而是通過各種方法讓學生明白用所學的知識能夠達到的某種目的,并幫助學生設置一定的目標,然后通過循序漸進的學習達到目標。只有當學習這種能力給學生帶來更多的東西,特別是當學習者能夠利用其所學時,他們才對這樣的學習感興趣。 如果學習者能夠改變原處的心智結構, 甚至徹底重塑心智結構,打破先有概念,改變頭腦中的自命真理,學生才能真正學習。 動機是推動學生去學習的內(nèi)在的動力,動機被比作一種力量,一種沖動,使某一行動得以啟動 指引學習者進入可以讓他滿意的情境。同時,動機維持著將一個計劃目標進行到底所必須的精力。 概括而言,一個有動力的學生會表現(xiàn)出明確的行動愿望。 他能感受到某項活動對完成他的計劃具有怎樣的價值和重要性。他覺得自己有能力完成所要求的活動,有能力達到所期待的要求,相反,一個沒有動力的學生會感到學習吃力,沒有辦法將學習進行到底,他看不到學習的價值,不知道教師提供的知識可以做什么。于是他采取回避策略,換句話說,他竭盡所能地什么都不做,因此,教師激發(fā)學生學習動力至關重要。 怎樣把學生帶入學習狀態(tài)呢?老師高高在上地站在講臺上, 一本正經(jīng)地給學生上課,一直坐著聽這種課,不會讓學生產(chǎn)生什么學習動機。有心的老師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正面強化永遠是上策。責備、訓斥會造成師生關系緊張,往往會讓學生自暴自棄。讓學生相信他“可以”,至少是具有某些能力,那么他就會學習,就會進步。 這本書篇幅不大,作者安德烈言簡意賅地討論了學習的許多方面,諸如社會和文化維度下人類對學習的認識, 教育理論和方法的歷史演進,學習的生理學和社會學基礎等。但作者的重點,在于對今天學校教育存在的問題, 做系統(tǒng)性的分析,并總結和提煉了一些建設性的應對方案。教學不是件輕松的差事,而是一項復雜的任務,教學既有心理要求又有技術要求,教師既得有耐心,又得有想法,善創(chuàng)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