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亚洲欧美综合在线777|久久综合九色综合久桃花|欧美亚洲国产日韩综合aⅴ

<label id="qutfd"><tt id="qutfd"></tt></label>

  • <span id="qutfd"></span>
    <object id="qutfd"></object>
    <address id="qutfd"><ul id="qutfd"><strike id="qutfd"></strike></ul></address>
  • <address id="qutfd"><ul id="qutfd"><strike id="qutfd"></strike></ul></address>
    <td id="qutfd"><video id="qutfd"></video></td>
    <menu id="qutfd"></menu>
  • 說說網(wǎng)

    首頁 > 說說感言 > 讀書名言 >

    讀書名言

    方方日記的價值與遺憾 - 讀書筆記

    讀書名言2021-03-2557舉報/反饋

    方方日記的價值與遺憾

    陳玉明

    有很多朋友跟我談起過最近爆紅的方方日記,不少人問我的看法,還有人建議我寫寫。
    我一直不想寫,因為爭議太大。我的朋友圈里,贊方方日記的,和罵方方日記的,幾乎各占一半,而且往往態(tài)度都很激烈;大抵是自由派的朋友贊,反自由派(這里本來想用“保守派”,但考慮到“保守”這個詞在漢語里有貶義,還是不用了)的朋友罵。
    現(xiàn)在,方方日記已經(jīng)終篇了。還是簡單說幾句吧,因為越是有爭議的話題,其實說明越有思考的價值:為什么人們會有爭議?爭議的焦點在哪里?
    首先聲明一下,方方日記,我大部分看過,小部分沒看。
    然后說一下我對方方日記的總體印象:我覺得,方方日記有其獨特的價值,但我個人并不是很喜歡其中的一些表達。
    方方日記的最大價值,就是它是這次疫情敘事中不多見的以個人視角寫作的文本。
    如果把這次疫情視為一次作文考試的題目,那么,官方媒體的寫作更多地側(cè)重于宏大敘事,宣傳中國在這次抗擊疫情中所做的努力、取得的成績,宣傳醫(yī)生等各類群體的感人事跡。當然,疫情中遇到的困難、發(fā)生的問題,也會有所反映,但比例肯定沒那么高,而且有些未必會公開報道。
    而以財新雜志、人物雜志等為代表的市場化媒體的寫作,更多地側(cè)重于問題的探究、原因的追問等。
    除了這些機構(gòu)媒體外,方方日記等個人視角的寫作,則構(gòu)成了疫情的民間敘事。
    我覺得,三類寫作,各有不同的價值;它們互相不可替代,是整個疫情敘事的不同的組成部分。它們之間也未必一定有真?zhèn)?、高下之分;它們的本質(zhì)區(qū)別,只是視角的區(qū)別。
    比如,自由派的朋友可能不喜歡官方媒體的報道。但是,疫情今天已經(jīng)擴展到全球了,不同國家的應對和結(jié)果,我們現(xiàn)在也看得很清楚。不抱偏見的人都得承認,中國政府的應對是相當成功的,中國取得的成績幾乎是個奇跡。如果把疫情比作考試,中國雖然不是滿分,但絕對可以打個高分。宣傳我們的成績,怎么就不行呢?
    但是,從傳播力的角度看,官方媒體的寫作,往往太端正,缺故事,缺感情,缺槽點。這方面,市場化媒體就要好得多,因為這些媒體的寫作本來就要迎合市場需求,如果沒有傳播力,這些媒體就沒有生存空間。兩種媒體的定位、基因就是不同的,與記者個人的寫作水平?jīng)]有太大關(guān)系。
    方方日記這種民間敘事也很有價值。這次疫情是百年難遇的歷史災難,我本來期待,疫情中能有更多更好的民間敘事。
    比如,那些后來康復了的重癥患者,那些滯留武漢不能回家的人,那些滯留外地不能回武漢的家的人,武漢以及湖北其他地方的醫(yī)生、公務員、清潔工、社區(qū)工作者,那些被隔離的人,那些幾個月不能開張的飯館老板,那些歸國華人,那些滯留中國的外國人,等等等等。每個人身上都可以有很多值得記錄的故事,如果把這些故事集納在一起,就是一本很好的書。
    我也看過一些這方面的故事,但太零碎;不像方方日記,持續(xù)60日的記錄,“從初一開始,一直寫到開城通知下達的那天,很完整”,本身就構(gòu)成了一個獨立的敘事文本。其實,從素材的真實性和豐富性的角度看,足不出門的方方,并非民間敘事的最佳寫作人選。但因為沒有別人,方方日記就成了一份獨一無二的文本,無論它寫得好不好,都有存在的價值。
    方方日記里面,我比較感興趣的是那些細節(jié)和故事。
    比如,她談到周市長的帽子和對周市長的一些評價;比如,她談到女兒不知道怎么做大白菜(她居然把大白菜放在冰箱冷凍室里),這些都感覺很平實。
    再如,關(guān)于中醫(yī)的問題,日記中說,一個西醫(yī)方面的專家說:現(xiàn)在很多醫(yī)院的整個病區(qū)全部由中醫(yī)醫(yī)生接管,取得很好的療效。中西醫(yī)結(jié)合,效果非常明顯。剛開始,西醫(yī)都竭力反對,各種嘲諷;現(xiàn)在效果出來了,所有反對的人都不吱聲了。
    再如,日記里面說,一個朋友的妹妹,以前每天都出去打太極拳,在家宅了五十多天后,突發(fā)腦卒中。一周后去世?!@相當于給太極拳做了個廣告嘛。
    這些生動的故事、細節(jié),是方方日記的價值所在。
    很多朋友不喜歡方方日記,這里我先為方方做一些辯護。
    很多不喜歡方方日記的朋友,給出的常見的理由是:1、方方老是在吐槽,好像全天下都欠她的;2、方方傳播假消息,比如那張“殯葬館扔得滿地的無主手機”照片;3、方方享受特權(quán),在封城之后還讓警察開車把侄女送到機場;4、方方只說不做,她為什么不去做志愿者。
    上面這四條,我覺得都不是什么大問題。
    方方當然可以吐槽,對存在的問題可以批評,這是她的權(quán)利。領(lǐng)導人也說了,我們黨要容得下尖銳的批評。正常的社會,要容得下不同的聲音。合理的批評能促進社會的進步。
    那張照片的問題,前幾天方方回應張頤武的批評時說,“照片我相信有一天大家會看到,但不是我拿出來,是照片的主人拿出來。”說實話,我覺得哪怕方方真的搞錯了,也不是什么要緊的事——方方畢竟只是作家,不是記者,而且疫情剛暴發(fā)時信息比較混亂,我們不能要求她在事實方面能做到百分百準確無誤。
    讓警察幫忙開車送侄女去機場的問題,我覺得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新加坡撤僑,武漢封城,好像也沒有規(guī)定外國公民不能離開武漢回國;當時一般的車子不能開,政府部門送一下也是可以理解的,算不上什么特權(quán)。退一步講,就算真的是名人的特權(quán),這么一點小小的“特權(quán)”,也不值得大做文章。
    說方方只說不做,也是不合適的。方方是作家,寫作就是她的工作;而且她已經(jīng)65歲了,我們怎能指望一個65歲的老太太去當志愿者之類?這有點強人所難了。
    最后,我要談一下方方日記的遺憾——這是我的個人看法,喜歡方方日記的朋友可以不同意。
    我前面說了,我不太喜歡方方日記中的一些表達。
    一是,看完方方日記,給我留下一個印象:她缺少一種謙卑。她可能覺得自己就是正義和真理的化身,就是時代的良心;誰要是批評她,誰就是極左分子、腦殘、病毒人等等。
    包括最后一篇日記,文末引用圣經(jīng)里的話:“那美好的仗我已經(jīng)打過了;當跑的路我已經(jīng)跑盡了;所信的道我已經(jīng)守住了?!卑炎约赫f成圣徒一樣的人物,覺得自己偉大光榮正確——這方面,方方與她所批評的極左分子,有什么區(qū)別呢?方方畢竟是從那個時代走來的,思維方式恐怕還是那一套。
    理想的人格,其實就包含在兩個詞中:慈悲和謙卑。以慈悲心待人,以謙卑心待己。有兩種人,尤其需要謙卑,一是政治人物,二是知識分子。政治人物身居高位,上一呼而下百諾,很難聽到不同意見,很容易把權(quán)力當作能力,把附和當作贊同,把吹捧當作民意。知識分子以文字為業(yè),往往自以為博古通今、學究天人,很容易把知識當作智慧,把觀念當作現(xiàn)實,把偏見當作真理。
    二是,方方的很多評論,貌似深刻,實則淺薄。
    應該說,日記中很多就事論事的批評是有道理的,或者至少是值得討論的;比如,對那些封城前不幸滯留在武漢的人,為什么不能想想辦法,讓他們早點回家隔離。但是,日記中那些脫離具體事實的空泛的議論,很多都是經(jīng)不起推敲的。
    舉幾個例子吧。
    日記里說:“官場逆淘汰的惡果、空講政治正確而不實事求是的惡果、不讓人講真話不準媒體報導真相的惡果,我們都會一一品嘗到。”我們不能說這些現(xiàn)象絕對沒有,但是,“離開劑量談毒性就是耍流氓”,官場逆淘汰究竟有多普遍?我們的干部真的只是空講政治正確嗎?沒有各級干部的艱辛付出,我們這次抗擊疫情能取得這么好的成績嗎?美歐諸國沒有方方說的那些毛病,媒體都能報道真相,最后為什么還是一團糟?
    再如,日記里說:“一場疫情,暴露出無數(shù)眾生相,暴露出中國各地官員的基本水準,更暴露出我們的社會疾病。”什么社會疾病呢?方方?jīng)]說,參考上下文,無非是**嘛。**當然不好,可以批評,但是不必動輒說是我們的社會疾病——只要是實行科層制管理的大單位,無論政府還是大企業(yè),**總是相伴而生的,這是哪個國家、哪個時代都無法避免的。
    再如,方方的名言“時代的一?;?,落在個人頭上,就是一座山?!边@句話,作為一個事實判斷,當然是成立的,但是從中能引出什么價值判斷嗎?制度設計、政治決策,永遠不可能照顧到所有人的利益。比如方方批判的土改,可能確實有地主受冤屈了,但是它也讓更多的農(nóng)民受益了呀,“一家哭何如一路哭”。土改是歷史的陣痛,就像生孩子,產(chǎn)婦很難過,但沒有這個陣痛,新生兒就出不來。
    方方的毛病,是一種典型的公知病——盯著黑暗看,然后反思,黑暗都是制度造成的。其實,有些問題是技術(shù)問題,有些問題是管理問題,有些問題是人類的共性問題,未必都有方方想的那么復雜。
    方方也承認,這次疫情,“在武漢,出門看看,除了人少燈亮,其實一切還是都還是井然有序的。生活物質(zhì)基本不缺。只要沒人生病,家家都很安穩(wěn)。”——說得很輕松,這一切其實是來之不易的。
    今天我看了一個視頻,一個在英國留學的女孩,從英國倫敦出發(fā),經(jīng)新加坡轉(zhuǎn)機回到上海。她一直在哭著說:國家真是太好了,太感動了。
    真心希望方方老師以后有時間能多去其他國家看看,最好能像從北外離開的喬木老師一樣,親身去美國生活一段時間。中國當然還有很多很多問題,但是,你關(guān)注黑暗的時候,也不要輕易把熱愛光明的人說成是諂媚或極左。

    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