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_讀后感400字
我翻開高一語文課本,郁達(dá)夫的秋撲面而來。清,靜,悲涼。于郁達(dá)夫,這是北國的秋,故都的秋。 自小生于天津,冬夏分明,總有人感嘆追不上春天的步伐。可豈止是春天,秋天的光影也只如蜻蜓掠過湖面,漣漪尚存而蜻蜓早已不知何處。 故都的秋,是遠(yuǎn)到不了“十場秋雨要穿棉”的境地的。往往立秋已過了許久,天仍熱的如三伏一般,卻在一場雨后急劇轉(zhuǎn)涼,使人猝不及防。比起六月,十月的天才更像娃娃的臉。 秋,是收獲,是豐滿,是充實(shí),是沉淀。沿鄉(xiāng)間小路走過,盛夏至深秋,玉米由種子到結(jié)出果實(shí)。我們低頭忙著生活不會在意,可歲月的流逝,騙不了自然生長的萬物。終有一天我們抬起頭來看,意識到人生短短數(shù)十載過得飛快,沒時(shí)間慨嘆人是物非事事休,也不能欲語淚先流。 秋的詩意,存于文學(xué)中,存于記憶中,卻再也不能被真切地感受到。小時(shí)候在院子中與狗嬉戲,秋雨后沿墻捉蝸牛,草叢里捉蟋蟀逮螞蚱,坐在板凳上描述云的形狀,等小賣鋪開門買兩顆糖。我真害怕,如果有一天我的記憶也隨光陰慢慢離去,秋在我的生命中還剩下了什么。 也許將有一個(gè)秋天,我站在田中,晚風(fēng)拂過,帶來熟悉的烤玉米的清香,帶來麻雀嘰嘰喳喳的爭吵,帶來曾屬于我的秋的記憶。 “借我一場秋啊,可你說這已是冬天?!?/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