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不笨觀后感
小孩不笨觀后感(一) 親情總是我們無法割舍的羈絆,也是我們最易忽略的情感。而在與之相處之時我們彼此或許都不是那么融洽,或多或少都會有所爭吵。首先我想在思想上我們就有很多分歧,有些父母認為對于我們好的我們往往卻不覺如此??催^小孩不笨之后,我覺得那些小孩又何嘗不是我的縮影呢?當記憶之門打開,往事盡在眼前浮現(xiàn)。 從小我就是一個叛逆的小孩,我總是不被大人們喜愛,那時總是在媽媽的藤條與吼罵之下長大,但那時只要媽媽要打我,我就跑,要是罵我就罵回去,就像小孩不笨中的成才一樣。記憶中最深的一次是有次在家看電視,媽媽回來把我打了一頓,然后我一生氣躲在奶奶家的柴房里不出來,到中午時他們才發(fā)現(xiàn)我不見了,然后從村頭一直找到村尾,我只聽到外面喊叫的聲音,當呼聲漸行漸遠,我又悄悄的溜回家里,跑到家里的天臺上坐著,時間就這樣慢慢過去,等到他們回到家再跑到天臺上時看我滿臉通紅,而他們也已是汗流加倍,爸爸很生氣的打了我,那還是他第一次對我動手,無論媽媽和奶奶多么不喜歡我,我一直都是他最驕傲的女兒,可他卻打了我,我哭了,不知道是因為被打還是因為愧疚。然后因中暑而暈倒了,自然沒有看見他們氣憤的背后那顆擔憂的心。之后雖然還是會被罵被打,但終不會為此而上演離家出走的戲碼。 等到上初中時,有次一家人一起去外婆家拜年,路上看見二姨家的弟弟妹妹,爸爸說我比較大,于是讓我下車,載著二姨家的弟弟然后走了,讓我和妹妹們一起走,我們家離外婆家很遠,所以我上初中了但對于外婆家的路依舊記得不清楚,同時我跟她們交流也不多,她們要等二姨過來然后一起,我向來不是一個愿意等待的人,再加上認為爸爸不要我?guī)e人家的孩子走了的幼稚想法的產生,一氣之下說你們等我先過去,結果很不幸,我迷路了,最后原路返回等待他們的尋找,事實也是如此,他們分散在畈上一路找尋著我,而我雖然迷路但年少的我似乎并不害怕,就在那無聊的等待著他們的身影出現(xiàn),最后被小姨夫給領回去了,回去之后他們笑著討論的是如何把我找到的,在哪把我找到的,至于我為啥要先走,我不開心的表情,迷路會不會害怕,怎么連路都能走錯等等就自然無人去問津了,我倒也樂得不必為這么大還迷路而難為情了。只是在之后的很多年里只要我一個人要去稍微遠些的地方他們總是不讓,要是真去了并安全到達時他們就會投以贊賞的眼光。 等到上高中到現(xiàn)在媽媽的藤條已被折斷,謾罵也不再出現(xiàn),轉而出現(xiàn)的是不住地嘮叨和叮囑。而那些被視作可笑幼稚的行為亦不再出現(xiàn),替代的是那些個我知道了,你放心,你不用擔心,我又不是小孩子等等的話語。隨著時間漸行漸遠,思想及行為也開始趨于成熟,也慢慢開始了解他們的心情,試著去和他們交流,雖然我們之間還是有很多意見分歧,但總能找到一個平衡點去維持我們的愛。而我現(xiàn)在也無論在干些什么總會每天堅持打個電話回去匯報一下自己的生活,雖然只是一些平日里的瑣事但我知道媽媽都很想聽很想知道其中每一個細節(jié),而我現(xiàn)在所能做的就是不厭其煩的去一一為她訴說吧。 每個家庭都有他自己獨有的教育方式,或許不一定會被我們所接受,但我相信沒有一個父母是不愛自己的孩子的,也沒有一個孩子是不愛自己的父母的,只是在這種最親最近的關系中,我們反而忘記了如何去表達我們的感受,如何去交流我們的情感,如何訴說我們對彼此的重要。但無論如何只有堅信這份愛依然存在永不湮滅,那么我們在人生的路途中就不會迷失了自己的方向,即使會也總能找到回去的路,不會使得自己彌足深陷。 家對于我們來說永遠說是一本深奧又不可不讀的書,從我們呱呱墜地之時,我們就開始在品讀之了,然后慢慢長大,成為別人父母,說著父母曾對我們說過的話語,最后變成爺爺奶奶,這樣周而復始,在家這個我們一生不能丟棄的書中反復品讀,相互關心與體諒就是這部書靈魂之處。而溝通則是我們在翻閱之時所不可或缺的字典,只有通過溝通我們才能更好的品味到它的靈魂,達到彼此心靈交匯的彼岸,使得生命之樹常青。
“你最后一次稱贊別人是在什么時候? 你最后一次被人稱贊又是在什么時候? 很久,對嗎?” 這是《小孩不笨2》開場對白。這是新加坡影視才子梁智強自導自編自演的另一部電影。我喜歡梁智強的作品,因為他的電影沒有港片般無理,或西片般飛檐走壁。他的電影恰恰反映新加坡(我認為也可以反映我國的現(xiàn)況)的社會、教育和家庭問題,為我們帶來深思。 整個故事所要表達的訊息是親子之間的溝通問題以及教育問題。三個小孩之中,學謙及其弟杰利的家庭背景是相當富裕的,父母親都是忙碌的上班一族。他們的父母親以為給與孩子物質上的滿足就是等于為孩子好。很多時候,家長都是一廂情愿的,因為家長根本都不了解孩子。在很多情況下,家長在說個不?;虿环智嗉t皂白責罵孩子,當孩子欲加解釋,卻被告以“頂嘴”的罪名。結果,往往孩子與家長的對話只剩下“哦、嗯、啊”。 手機的出現(xiàn),方便了人與人之間的聯(lián)系??墒?,它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嗎?戲中學謙及杰利的父母親都一直以為有花時間陪伴孩子,可是每每忙碌的他們的手機響起,卻忽略了孩子的需要??赡?,家長都是疼愛孩子的,只是用錯方式了。 在學校,這三位小孩都不是精英班,而被認為是不會讀書的寄生蟲。在學校老師的眼中,他們都是一粒粒的“爛蘋果”。老師對他們失望,家長對他們失望,在一片的失望中,他們一度放棄自己了。 其中一位老師則說,我們需要一把鑰匙,而這把鑰匙就是“多看學生的優(yōu)點,少看學生的缺點”。如果把一粒爛蘋果丟掉,那么什么都沒了;但是,如果只是把爛的部分切掉,這粒蘋果還是一粒好蘋果。多稱贊別人,多看別人的優(yōu)點。你爸爸實在太愛你了,只是他不會愛你。這是戲里的其中一些經典對白。 小孩的要求有時候只是很簡單,他可能只想要父母親出席觀看他的學校演出;他可能只是想要父母親的肯定與鼓勵;他可能只想要父母親抽出一個不受打擾的一個小時。 難道,抽出一個小時真的那么難嗎?JERRY為了買爸爸的一小時,不惜賣掉心愛的卡,每天省吃儉用,就為了存錢,購買別人以五百元請爸爸講座的時間…TOM的同學成才,也一樣和父親有著溝通問題,因為成才的父親出生卑微,曾經誤入歧途,所以不想讓成才步上自己的后塵,對孩子寄予厚望,希望他能有出息;可是成才的成績卻偏偏差強人意,令他極為心痛!才父是個沒學識的粗人,因而以為對成才拳打腳踢,就是最好的管教方法,結果讓成才對父親更加的抗拒。才父并不懂得愛他孩子,里邊最讓我感動的便是才父對成才說:ILOVEU的時候…可惜他再也無法看見他孩子上學了… 希望每一個人都在鼓勵中,贊美中成長…
《小孩不笨》是一部教育片,對家長教育孩子,以及孩子自我發(fā)展有特別的意義。 在新加坡,華人的孩子需要精通英文、數(shù)學,而中文學不好沒關系。但如果中文沒學好,還是會影響到孩子以后到中國的發(fā)展。 有兩對父母,他們教育孩子的方式雖然十分不同,但是結果一樣是不好的。做生意的一對父母,他們把大部份時間用在經營自己的事業(yè)上,和兩個孩子的密切關系很少,而導致姐姐叛逆,和不良分子混在一起,只因媽媽老是不履行諾言。弟弟Terry變成一個沒有主見,不會反抗的“聽話”的孩子。 這對父母,滿足了孩子的物質需要,卻滿足不了他們的精神需要。這一家子,沒處理好家庭關系。 Terry從小就聽話,主動性很弱,只會順從他人的意見,顯然的,他的權力動機很弱。每個人都有希望得到別人的關心、支持、友誼等的需要,這種需要促使人們交朋友,尋找他人的支持、參與群體的活動,然后形成交往動機。從影片中看,Terry的交往動機是挺強的。 另一對父母,父親是設計師,母親是中文教師,他們兩人在教育自己的孩子(國彬)上的方式很不同。父親在孩子的課業(yè)上,從不施加壓力,任孩子自由發(fā)揮。而母親,在孩子的課業(yè)不能進步時,很焦躁,很煩惱,總是有“恨鐵不成剛”的感覺。于是她用打罵的方式表現(xiàn)她的心焦。而她這樣子做,不斷地刺激了孩子的幼小心靈。孩子也很無奈,很氣自己。嚴重的后果是,孩子想不開,有了輕生的念頭,也差些做出了傻事??吹竭@時,片中人物哭了,我們觀看者也流淚了,心里說不出什么滋味。 影片中的李老師,教育孩子們,不要逃避困難,要去了解、認識困難,把困難的底細摸清楚,然后克服困難。(m.haoli737.com)她給了孩子們很多的鼓勵和信心。在國彬考試作弊后,她幫忙勸德育主任不要告訴他父母,因為她了解國彬的情況。國彬把自己畫的圖畫送給李老師,李老師就替他投稿,參加比賽。那畫上是一個孩子的臉孔,戴著學士帽,而左眼卻淚流不止,眼神黯然??戳诉@幅畫,我很難過,因為我知道這個孩子——國彬,很痛苦。 該片結尾部分,我們當時在看的人都流淚了,包括我們的老師。Terry很膽小,但他逐漸長大,很勇敢地用自己的骨髓挽救了國彬的媽媽,兩家人逐漸淡化了以前的誤會,互助互愛,共享歡樂。往往,很多家長只注重孩子的學習成績,而忽略了孩子的興趣和特長。當人們由于發(fā)展受挫時,會下意識的將自己看得很低,從而產生一種輕視自己的自卑情緒。影片中的國彬,他雖然成績總是不及格,但他有很強的繪畫能力。他能將一個人的頭像,畫得惟妙惟肖,可謂是天賦異懔。然而,因為學習差,他常被高級班的同學嘲笑、欺負,間接導致他有自卑感。我們要拋開自卑的情緒,在被他人看不起時,我們應當將其看作動力,趕超他人,再來,從新塑造自己的形象。在被鄙視時,我們得自己看得起自己,從自己身上找到特別之處,來發(fā)展自己。 如果我們堅信自己能進步,并常保持自信,那么,自卑的情緒就不會深刻的侵擾我們。不管是家長,還是小孩,都要信任自己和自己的家人,家長不該一味地強迫孩子,讓孩子的童年蒙上陰影,不該自以為是地對待孩子,不該不以為然地忽視孩子的興趣和特長,將孩子陪養(yǎng)成“死書呆”。作為孩子,我們要體諒父母,做事情要盡自己的所能。我們大家要處理好家庭關系,親子關系,事業(yè)問題和學業(yè)問題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