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麻糍
作者:周詩詩 家鄉(xiāng)的清明,很多風(fēng)俗與別處一樣。祭祖是一定有的,帶上香燭,攜上一些供品,到祖先墳前掃墓祭拜。 我的家鄉(xiāng)依山而居,春風(fēng)吹來,漫山遍野的野菜肆意生長。有一種叫作棉菜的野菜就被采摘來,和著糯米飯,搗成棉菜麻糍。這是我的家鄉(xiāng)清明時節(jié)的特別風(fēng)俗。 清明節(jié)前,終年為三餐奔忙的婦人們又開始忙碌了。 糯米早兩天就浸泡在水缸里,棉菜是大清早就去田野采摘的,更鮮嫩些。摘來的棉菜,總要細細地選過,太老的莖掐掉,發(fā)黃的葉摘掉。將洗凈的棉菜均勻鋪在方巾上,放入木甑(木頭做的蒸具,底部有一個竹編的倒扣蒸屜)中,再將瀝干的糯米倒進木甑,把木甑放在大鐵鍋上,鍋里盛著水,鍋下灶膛內(nèi)的火旺盛地?zé)?br /> 柴火要不斷地添著,燒得“呼呼”響,偶爾迸出一朵火花“噼——啪”作響,鍋里的水“咕嚕咕嚕”沸騰冒泡,整個廚房彌漫著蒸騰出來的霧氣。糯米香氣出來了——夾雜著棉菜的清新味——米香越來越濃,將你的整個嗅覺包圍。 糯米蒸熟后,要趁熱倒入石臼中,接下來便是搗的工序了,這需要兩個人協(xié)力合作。一人拿石錘搗,一人要將滾燙的糯米團不斷翻動,以免粘在臼壁上。搗麻糍需要壯漢,這是力氣活,也是技術(shù)活。搗下的每一錘都要控制好力度,不能一錘重一錘輕,均勻的力度才能讓麻糍更細膩而有韌性。那個負責(zé)翻的人,有時會揪下一團麻糍遞給旁邊圍觀的小孩,孩子們接了麻糍,笑著倏地跑去偷著吃了。再揪下一小團塞到舉錘的人嘴里,讓他吃了接接力氣。 棉菜麻糍分為無餡和有餡兩種。無餡的吃法簡單些,將搗好的麻糍團切成小塊,裹上一層黃豆粉即可。咬上一口,既糯又韌,甜糯的米香豆粉的醇香,填滿了整個口腔,清淡而悠長的青草香氣縈繞在口齒間。有餡麻糍制作工序更繁復(fù),炒新鮮豬肉、鮮筍、豆腐、蘿卜絲等作為餡料,用生糯米團揉捏成一個個包子,放鍋里蒸熟。這種剛出鍋的有餡兒的麻糍,我能一口氣吃上三個。 糯米營養(yǎng)豐富,有強身健體、補中益氣之功效;雖較難消化,不怕,麻糍里有助消化的棉菜呢!糯米和棉菜的調(diào)和,也體現(xiàn)了鄉(xiāng)人在飲食上的用心。這小小的清明麻糍能一代代傳下去,自有它的道理。 村里誰家先做了棉菜麻糍,總會給還沒開始做的人家送去嘗嘗鮮。阿婆媳婦們有時聚在院子里,吃著麻糍,有說有笑,討論棉菜該放多少,糯米該放多少,蒸的時長火候,各自分享經(jīng)驗。 知道家里的老人上了年紀,舉不動搗錘,那在城里工作的年輕人,是要回老家來幫忙的。因此,家鄉(xiāng)的清明節(jié)也成了除過年外鄉(xiāng)人聚得最齊的節(jié)日。城里超市也有麻糍賣,不過,那是用攪拌機攪出的綠葉蔬菜汁,拌進糯米粉里制作而成,和純天然、純手工搗制出來的棉菜麻糍怎么能比? 對于清明的風(fēng)俗,我忽然有了新的理解:在萬物萌生時節(jié),去郊外山野采摘棉菜,是為讓我們踏青賞春,親近自然;回鄉(xiāng)祭祖,慎終追遠,更是讓我們時刻謹記,無論走了多遠,不忘為何出發(fā)。這也許就是家鄉(xiāng)的風(fēng)俗中蘊含的古老的智慧?。?br /> 愿天地清明,年年如此,歲歲依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