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伴我行
我從小就比較喜歡看書。還記得以前小學的時候,堂哥經常給我那種《水滸傳》里的人物的小卡片,而那個時候正流行看金庸的武俠,他們在看《倚天屠龍記》的時候,我就在一旁看《水滸傳》,因為我對那些武俠的書一點興趣都沒有。都說“少不讀水滸,老不讀三國”,反而大家都在小時候就看了三國水滸。初讀水滸,對里面人物和綽號都特別熟悉,108將我能把他們的名字和綽號都對起來,有一些天罡地煞也能記得,當時在一群小伙伴中就有一種特別的自豪感。那之后以為讀書能夠有一種優(yōu)越感,于是就想去讀《三國演義》。結果我到現(xiàn)在都沒有讀完過。后來帶著這種想法去看的書好像也都沒有看完過或者有什么特別深的印象。 初中畢業(yè)那個暑假,當時隔壁家一個姐姐有一本《紅樓夢》,當時同齡的伙伴都借了薄薄的書去看,只剩下厚厚的《紅樓夢》,不然我也不會去看這本書了。當時看到那些人物的名字,整個人都暈了。于是我就用一張紙把主要人物的關系給畫了樹狀圖(那本書沒有人物關系圖),居然慢慢地把劇情都給弄熟悉了。后來真的是感覺自己很慶幸,一個暑假里有時間就去看它。到了高中,有過一段時間沒有什么書看,就借了女生的言情小說去看,看了一兩個禮拜就感覺實在看不下去了,之后就好長一段時間沒有想看書的欲望了。高中的時候吧,看書主要就是想從學習中休息放松。再來呢,剛好有一些可能會考的書要看,正好互補上了。上課上到不想聽了拿出書來看,上廁所的時候帶上書去看,晚自習作業(yè)做完了拿出書來看,晚上熄燈睡覺前拿出書來看。高中是人生中拿書本最多的階段?,F(xiàn)在想想那個時候還是挺好的,至少我們都還不是手機的奴隸。 高中畢業(yè)后,去找了個暑假工做。當時離家遙遠,下班后的晚上沒事做,每個禮拜也只有星期天一天的休息時間,于是找了一天去書店買了兩本書,一本是《遲子建散文集》,一本是《百年孤獨》。遲子建的散文描寫細膩、真實真誠,題材新穎,富有震撼力,每一篇都是精品。讀遲子建的散文陪我度過了打暑假工那段枯燥的日子?!栋倌旯陋殹肥窃诮衲瓴砰_始看的,看的時候也同樣是邊看邊用樹狀圖將布恩迪亞家族七代人的名字標記下來,這樣才不會搞混。因為記住了人物的名字和關系,還真的在書中找到了一個錯誤,后來去網(wǎng)上查,已經有人找到了。 最近上課的時間少,自己可以用來支配的時間我把它用來讀了《雪國》和《湖》、《追風箏的人》和《西伯利亞的眼淚》。《雪國》和《湖》都是對下層平民的同情和憐憫,細膩純粹,心理描寫地很細致。但是二者還是有些不同,比如說在對比上,《湖》更加明顯,而《雪國》就要隱晦些。而且這兩本書給我的代入感不夠強,相比而言的話,《追風箏的人》和《西伯利亞的眼淚》帶給我的代入感更強烈。這兩本書的故事背景都是國家遭受蘇聯(lián)侵略,而且都是從“我”的角度來寫的,讀起來對比感很強烈。戰(zhàn)爭給人們帶來的災難深重,我們永遠也不能忘記,以史為鑒,正視歷史,珍惜和平?!蹲凤L箏的人》是一本自帶治愈救贖的書,而《西伯利亞的眼淚》是一本給人恐懼同時又是給人一種堅強積極的書。當閱讀它們的時候,故事情節(jié)把整個人都拉進情節(jié)中去,讓你整個過程心都緊繃著,生怕突然會發(fā)生什么意外。它們就是憑借著這樣的魅力吸引著讀者,獲得讀者的一致好評。 凱勒說過:“一本書像一艘船,帶領我們從狹獈的地方,駛向生活的無限廣闊的海洋。”讀書,一直都是一種樂趣,成長的路上少不了它,我也從未少過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