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佛經(jīng)的句子66句
一、萬法唯心,一切皆造。 二、凡夫畏果,菩薩畏因。 三、得未曾有。心凈踴躍。 四、心之所愿,身相隨之! 五、有生滅心,有相續(xù)心。 六、生死疲勞,從貪欲起。 七、眼之所看不如心之所見。 八、情不為因果,緣注定生死。 九、虛擬藏芥子,芥子納須彌。 十、覺了一切法,猶如夢幻響。 十一、一切如來,身語意業(yè),無不清凈。 十二、愿我未來,不聞惡聲,不見惡人。 十三、諸惡莫做,眾善奉行,自凈其意。 十四、眾生皆有佛性,只是爾等頑固不化。 十五、前世如若不相欠,今生又怎會相見! 十六、廟宇未必有真佛,鬧市但許有高僧。 十七、一念起,是天堂;一念落,便是地獄。 十八、心有所住,即為非住。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十九、我觀是南閻浮提眾生,舉心動念無不是罪。 二十、生命就在呼吸之間,呼吸停了,就完事了。 二十一、生死疲勞由貪欲起,少欲無為,身心自在。 二十二、人世間沒有最好的人,因為她們都被蒙蔽了。 二十三、知幻即離,不假方便;離幻即覺,亦無漸次。 二十四、知見立知,即無明本,知見無見,斯即涅槃。 二十五、諸行無常,一切皆苦。諸法無我,寂滅為樂。 二十六、人生四苦:貪嗔癡、求不得、怨憎會、愛別離。 二十七、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換得今生的擦肩而過。 二十八、彼岸花,開一千年,落一千年,花葉永不相見。 二十九、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三十、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三十一、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三十二、不可說。愛不可說,恨不可說,嗔不可說,怒不可說。 三十三、世人妙性本空,無有一法可得。自性真空,亦復如是。 三十四、念佛無難事,所難在一心。一心亦無難,難在斷愛根。 三十五、有情來下種,因地果還生。無情亦無種,無性亦無生。 三十六、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疑物,何處染塵埃。 三十七、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三十八、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因緣生滅法,佛說皆是空。 三十九、看得破的人,處處都是生機;看不破的人,處處都是困境。 四十、不能貪求任何東西,一旦喜歡就執(zhí)著在那里,應該心無掛礙。 四十一、當知虛空生汝心中,猶如片云點太清里,況諸世界在虛空耶? 四十二、喜歡淡淡的感覺,夜的靜美,雨的飄逸,風的灑脫,雪的輕盈。 四十三、始本不二,生佛不二。故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也。 四十四、每一顆心生來就是孤單而殘缺的,多數(shù)帶著這種殘缺度過一生。 四十五、緣來天注定,緣去人自奪,種如是因,收如是果,一切唯心造。 四十六、人生八苦:生,老,病,死,愛別離,怨長久,求不得,放不下。 四十七、緣起法身偈諸法因緣生,我說是因緣。因緣盡故滅,我作如是說。 四十八、緣來則去,緣聚則散,緣起則生,緣落則滅,萬法緣生,皆系緣分。 四十九、厭離未切終難去,欣愛非深豈易生。鐵圍山外蓮花國,掣斷情韁始放行。 五十、空生大覺中,如海一漚發(fā),有漏微塵國,皆依空所生,漚滅空本無,況復諸三有? 五十一、菩薩低眉,因見眾生,無始以來,輪回生死,生大慈悲心,欲度眾生故,隨順眾生。 五十二、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間萬物皆是化相,心不動,萬物皆不動,心不變,萬物皆不變。 五十三、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春來花自青,秋至葉飄零,無窮般若心自在,語默動靜體自然。 五十四、廟宇未必有真佛,鬧市但許有高僧。何處不紅塵?何處無佛陀?何時、何事、何處不修行? 五十五、生命恰似涓涓流淌的河流,我更像一汪清泉,靜靜地流淌,任憑魚兒暢游,仍舊波瀾不驚。 五十六、你有你的生命觀,我有我的生命觀,我不干涉你。只要我能,我就感化你。如果不能,那我就認命。 五十七、每天都是新的一天,用心去體會你就會有不同的驚喜。學會放棄,放下該放下的,放下了心就寬了。 五十八、你忘記了嗎?我回答說沒有,或者說忘了吧,留存美好,忘記悲哀,一切自在來源于選擇嘛,你說的。 五十九、坐亦禪行亦禪,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春來花自青,秋至葉飄零,無窮般若心自在,語默動靜體自然。 六十、修心當以凈心為要,修道當以無我為基。過去事,過去心,不可記得;現(xiàn)在事,現(xiàn)在心,隨緣即可;未來事,未來心,何必勞心。 六十一、無極之勝道,易往而無人。其國不逆違,自然所牽隨捐志若虛空,勤行求道德??傻脴O長生,壽樂無有極。何為著世事,譊譊憂無常。 六十二、阿難即從座起。禮佛合掌,長跪白佛。世尊,若此見聞,必不生滅,云何世尊,名我等輩,遺失真性,顛倒行事。愿興慈悲,洗我塵垢。 六十三、欲決定得生極樂世界,莫如以信為前導,愿為后鞭。信得決,愿得切,雖散心念佛,亦必往生;信不真,愿不猛,雖一心不亂,亦不得生。 六十四、若諸世界六道眾生,其心不淫,則不隨其生死相續(xù)。汝修三昧,本出塵勞。淫心不除,塵不可出??v有多智禪定現(xiàn)前,若不斷淫,必落魔道。 六十五、故一聲阿彌陀佛,即釋迦本師于五濁惡世,所得之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今以此果覺全體授與濁惡眾生,乃諸佛所行境界,唯佛與佛方能究盡,非九界自力所能信解也。 六十六、心動則物動,心靜則物靜。一念愚即般若絕,一念智即般若生。以物物物,則物可物;以物非物,則物非物。物不得名之功,名不得物之實,名物不實,是以物無佛語有云:生不帶來,死不帶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