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教育的意義
確立道義觀 人要有道義,人類社會的正常運轉,必有道義的原則,必有道義的支持。而文學卻就具有培養(yǎng)人之道義的得天獨厚的功能——當初文學作為一種精神形式,之所以被人類選擇,就是因為人們發(fā)現它能有利于人性的改造和凈化。人類完全有理由尊敬那樣一部文學史,完全有理由尊敬那些文學家。因為文學從開始到現在,對人性的改造和凈化,起到了無法估量的作用。 從表面上看,文學在這方面甚至不是最有力、最擅長的,哲學、政治學、倫理學,他們的直接目的就是對人類進行道德規(guī)范與道義教化。但事實上,文學在這方面的功能卻一點也不比哲學、政治學、倫理學遜色,它也許更具有感召力、浸潤力和持久不衰的生命力。因為它是通過形象,通過情節(jié),不著痕跡地、細無聲息地將那莊嚴的道義輸入人的心靈的。 營造審美境界 一個人完整的精神世界,是由許多緯度組成的。這其中,審美怎么說都是一個十分重要的緯度。而文學對這一緯度的生成,幾乎是最有效的。文學的根本性的功能之一,就是審美。如果說,遠古的文學可能更在意的還是表達思想和抒發(fā)情感的話,那么后來的文學則越來越在意它的審美價值。而人們親近它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也正在于它們能夠滿足人們的審美需要并能夠培養(yǎng)人們的審美經驗、提升人們的審美境界。 審美,使人類漸漸變成了有情調的人類,使人生變成了有情調的人生。今日之人類與昔日之人類相比,其一大區(qū)別就在于,今日之人類有了一種叫做“情調”的元素。而在情調的養(yǎng)成中,文學立下頭等功勞。情調改變了人性,使人性獲得了質的提高。 培育悲憫情懷 古典形態(tài)的文學,始終將自己交給了一個核心單詞:感動。古典形態(tài)的文學做了若干世紀的文章,做的就是感動的文章。 當簡·愛得知一切,重回雙目失明、一無所有的羅切斯特身邊時,我們體會到了悲憫。當祥林嫂于寒風中拄著拐棍沿街乞討時,我們體會到了悲憫。其他文類——比如哲學、倫理學方面的文章,一樣是講悲憫情懷的。但這些文章僅僅是讓我們明白悲憫情懷的必要性。我們只是接受并懂得了一個關于悲憫情懷的觀念。但文學作品——比如《呼蘭河傳》《邊城》《賣火柴的小女孩》,我們會在閱讀這些文字時被感動,悲憫情懷會油然而生,我們會在對文學作品的無休止的閱讀中,成為一個具有悲憫情懷的人。 輸入歷史意識 文學可以幫助我們記憶歷史,而一個具有歷史意識的人才可能是一個有質量的人。有一套美國語文教材,它的全部文本都是美國的著名小說。這些著名小說按時序排列,一路讀下來時正好就是一部美國的歷史。 激發(fā)想象潛能 這個世界既是物質意義上的,又是精神意義上的。造物主只給了我們陽光、空氣和土地這樣一個純物質的世界。造物主在精神上是赤貧的,拿不出一點東西可以施舍給人類。人類自己建造了一座碩大無朋的精神宮殿。如今,在人類浩瀚無涯的思維空間里,已飄滿了概念、音符和畫面。 創(chuàng)造,從而使人類不斷進化。 人類為什么進化了呢?原因頗多,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在于:人類有創(chuàng)造的能力。 這種能力既是天生的又是后天培養(yǎng)的,并且后天的培養(yǎng)才是最主要的。如果說這個能力是可以培養(yǎng)的,那么文學大概就是培養(yǎng)這種能力的一種最有效的方式了。因為,集中在文學這里的就是“想象”、“虛構”等要素。“無中生有”在文學這里,并非一個貶義詞。 強化說事能力 一個人應當有兩大基本能力:說理的能力和說事的能力。 但在我們的理念里,說理的能力是很重要的,而說事的能力幾乎就不被我們所意識到。我時??吹剑承┬坜q滔滔的博士生,一旦說事則顯得十分的局促,往往連一只狗如何不幸喪生汽車輪下都不能向人生動地描述。一個只會說理而不會說事的人,大概算不上是一個完美的人,至少是有些索然寡味的人。 語言文字能力,是一個人的基本能力。 文學的語言是豐富多彩的。相對于其他文類,比如論說文,文學作品既有書面語又含有口語,而論說文與口語是切割的。文學作品中的動詞、形容詞的豐富性大概也是其他文類難以相比的。文學作品使用了一切修辭方式,并且由于它的積極修辭態(tài)度,從而使語言的神奇與魅力令人感嘆不已。 沒有一種文體比文學更能幫助人們培養(yǎng)和提升語言文字能力了。也許文學最重要的意義在于它創(chuàng)造了一個能夠讓我們可以永生的世界。在那里,你在現實世界中深感無奈的缺陷可以得到彌補;在那里,你躁動不安的靈魂可以得到安寧;在那里,你可以擺脫塵世的一切煩惱;在那里,你可以夢想,并在充滿詩意的夢想中享受精神的快意;在那里,你可以追回失去的一切,其中包括時間;在那里,你能夠實現你所渴望的一切,包括你想成為世界之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