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年級白居易的詩
一二年級白居易的詩 《賦得古原草送別》 作者:白居易(唐代詩人)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譯文 長長的原上草是多么茂盛,每年秋冬枯黃春來草色濃。 無情的野火只能燒掉干葉,春風吹來大地又是綠茸茸。 野草野花蔓延著淹沒古道,艷陽下草地盡頭是你征程。 我又一次送走知心的好友,茂密的青草代表我的深情。 賞析 首句即破題面“古原草”三字。多么茂盛(“離離”)的原上草,抓住“春草”生命力旺盛的特征,可說是從“春草生兮萋萋”脫化而不著跡,為后文開出很好的思路。就“古原草”而言,何嘗不可開作“秋來深徑里”(僧古懷《原是秋草》),那通篇也就將是另一種氣象了。野草是一年生植物,春榮秋枯,歲歲循環(huán)不已?!耙粴q一枯榮”意思似不過如此。然而寫作“枯——榮”,與作“榮——枯”就大不一樣。如作后者,便是秋草,便不能生發(fā)出三、四的好句來。兩個“一”字復疊,形成詠嘆,又先狀出一種生生不已的情味,三、四句就水到渠成了。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边@是“枯榮”二字的發(fā)展,由概念一變而為形象的畫面。古原草的特性就是具有頑強的生命力,它是斬不盡鋤不絕的,只要殘存一點根須,來年會更青更長,很快蔓延原野。作者抓住這一特點,不說“斬不盡鋤不絕”,而寫作“野火燒不盡”,便造就一種壯烈的意境。野火燎原,烈焰可畏,瞬息間,大片枯草被燒得精光。而強調毀滅的力量,毀滅的痛苦,是為著強調再生的力量,再生的歡樂。烈火是能把野草連莖帶葉統(tǒng)統(tǒng)“燒盡”的,然而作者偏說它“燒不盡”,大有意味。因為烈火再猛,也無奈那深藏地底的根須,一旦春風化雨,野草的生命便會復蘇,以迅猛的長勢,重新鋪蓋大地,回答火的凌虐??茨恰半x離原上草”,不是綠色的勝利的旗幟么!“春風吹又生”,語言樸實有力,“又生”二字下語三分而含意十分。宋吳曾《能改齋漫錄》說此兩句“不若劉長卿‘春入燒痕青’語簡而意盡”,實未見得。 此二句不但寫出“原上草”的性格,而且寫出一種從烈火中再生的理想的典型,一句寫枯,一句寫榮,“燒不盡”與“吹又生”是何等唱嘆有味,對仗亦工致天然,故卓絕千古。而劉句命意雖似,而韻味不足,遠不如白句為人樂道。 如果說這兩句是承“古原草”而重在寫“草”,那么五、六句則繼續(xù)寫“古原草”而將重點落到“古原”,以引出“送別”題意,故是一轉。上一聯(lián)用流水對,妙在自然;而此聯(lián)為的對,妙在精工,頗覺變化有致。“遠芳”、“睛翠”都寫草,而比“原上草”意象更具體、生動。芳曰“遠”,古原上清香彌漫可嗅;翠曰“晴”,則綠草沐浴著陽光,秀色如見?!扒帧?、“接”二字繼“又生”,更寫出一種蔓延擴展之勢,再一次突出那生存競爭之強者野草的形象?!肮诺馈?、“荒城”則扣題面“古原”極切。雖然道古城荒,青草的滋生卻使古原恢復了青春。比較“亂蛬鳴古塹,殘日照荒臺”僧古懷《原上秋草》的秋原,就顯得生氣勃勃。 作者并非為寫“古原”而寫古原,同時又安排一個送別的典型環(huán)境:大地春回,芳草芊芊的古原景象如此迷人,而送別在這樣的背景上發(fā)生,該是多么令人惆悵,同時又是多么富于詩意呵?!巴鯇O”二字借自楚辭成句,泛指行者。“王孫游兮不歸,春草生兮萋萋”說的是看見萋萋芳草而懷思行游未歸的人。而這里卻變其意而用之,寫的是看見萋萋芳草而增送別的愁情,似乎每一片草葉都飽含別情,那真是:“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李煜《清平樂》)。這是多么意味深長的結尾啊!詩到此點明“送別”,結清題意,關合全篇,“古原”、“草”、“送別”打成一片,意境極渾成。 全詩措語自然流暢而又工整,雖是命題作詩,卻能融入深切的生活感受,故字字含真情,語語有余味,不但得體,而且別具一格,故能在“賦得體”中稱為絕唱。 憶江南·江南好 唐代:白居易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譯文 江南的風景多么美好,如畫的風景久已熟悉。春天到來時,太陽從江面升起,把江邊的鮮花照得比火紅,碧綠的江水綠得勝過藍草。怎能叫人不懷念江南? 賞析 白居易(七七二——八四六),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太原(在今山西省)人。他是唐代僅次于李白、杜甫的偉大詩人,詩歌成就很高,對詞的發(fā)展也有貢獻。 這首《憶江南》是他晚年在洛陽寫的,詞中充滿了他對江南生活的親切回憶。 江南,指長江下游以南的地區(qū),包括今江蘇、安徽兩省的南部和浙江省的北部?!稇浗稀愤@首小令,只有二十七個字。首尾是詠嘆江南景物的美好,三四兩句描寫錢塘江的景色,色彩絢麗,令人向往?!帮L景舊曾諳”,“諳[ān]”,熟悉。這句的意思是說,那里的風景作者過去就很熟悉。白居易做過杭州、蘇州的地方長官。他關心當地人民的疾苦,熟悉那里的山水草木。拿杭州來說,那里繞城的荷花、拂郭(城)的松樹、畫圖似的西湖、奇特的錢塘江大潮、碧線毯一般的稻田..都曾寫入他的詩篇。這一切是那么美好,使他難以忘懷。他記得,在春天的早晨,他徘徊江邊,看著一輪紅日從東方冉冉升起?!叭粘鼋t勝火”,江邊的春花沾滿了露水,本來就很可愛,在陽光的照射下,更是紅艷得勝過了火焰。江花,即江邊的花朵。“春來江水綠如藍”,“藍”是一種蓼[liǎo]科植物,葉子含藍汁,可以制深藍色的染料藍靛[diàn]。春天的水色綠得象藍靛,這是一個很貼切很生動的比喻。它寫出了春水的色澤和深度,這些比喻都好在真切地寫出了自然景物的美?!澳懿粦浗稀笔怯迷O問的語氣來作肯定的結論。讀到這里,熱愛祖國錦繡河山的人們,仿佛聽到了作者贊美的聲音,感覺到了他的激動,很自然地也會產生一種共鳴。 目錄 一年級上冊:畫(王維)、靜夜思(李白) 一年級下冊:春曉(孟浩然)、村居(高鼎)、所見(袁枚)、小池(楊萬里) 二年級上冊:贈劉景文(蘇軾)、山行(杜牧)、回鄉(xiāng)偶書(賀知章)、贈汪倫(李白) 二年級下冊:草(白居易)、宿新市徐公店(楊萬里)、望廬山瀑布(李白)、絕句(杜甫) 具體詩詞如下: 一年級上冊: 畫 朝代:唐代 作者:王維 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 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 靜夜思 朝代:唐代 作者: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 一年級下冊: 春曉 朝代:唐代 作者:孟浩然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村居 朝代:清代 作者:高鼎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 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所見 朝代:清代 作者:袁枚 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 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 小池 朝代:宋代 作者:楊萬里 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二年級上冊: 贈劉景文 朝代:宋代 作者:蘇軾 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 山行 朝代:唐代 作者:杜牧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生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 回鄉(xiāng)偶書 朝代:唐代 作者:賀知章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xiāng)音無改鬢毛催。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贈汪倫 朝代:唐代 作者:李白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二年級下冊: 賦得古原草送別 朝代:唐代 作者:白居易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宿新市徐公店 朝代:宋代 作者:楊萬里 籬落疏疏一徑深,樹頭花落未成陰。 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 望廬山瀑布 朝代:唐代 作者:李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絕句 朝代:唐代 作者:杜甫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