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人喜不喜歡你,其實跟你無關
看到這個題目是不是心里一陣竊喜,終于有人說出實話了。先別高興的太早,其實,情況是這樣的,我們先來做一些劃分,假如你沒有主動傷害別人,沒有**家父母、沒有打人家小孩、沒有搶人家老公;做事符合社會標準,做人遵守基本道德的話,那么我們就把你劃到這個題目下,你可以繼續(xù)竊喜了。假如你做了以上的事,甚至是更糟糕的事情,就不在我們今天討論的范圍內。那就不是喜不喜歡你的問題了,是什么問題?你自己想! 我們大多數(shù)人都是基本善良的,做人做事有標準,為人處事有原則。就是這樣的人還是會時不時招人煩,討人厭。遇到這種情況我們有時可能會惱火、有時也會一笑而過。但別人不喜歡你,這究竟與你自身有關系嗎?說實話,沒啥關系,別說不喜歡你,就是喜歡你,也跟你沒啥關系。這話說的有點不講理是嗎?很多人會說:不對呀!別人喜歡我,不是說明我好嗎?別人不喜歡我,不是說明,我不好嗎?如果你這么想,那只能說不管你是不是孩子,都有一個孩子式的思考問題的方式,從外界獲得對自我的認識。孩子的自我是一點一點形成的,他們需要從外界,尤其是父母、老師那里獲得認識自己的依據(jù)。但一個成年人,應該具有一個自己確定的核心自我,這個核心自我是穩(wěn)定的,不那么容易被顛覆,又是靈活的,可以適當?shù)恼{整和改變去適應現(xiàn)實。 其實一個人喜歡你,那是TA在你身上看到了喜歡的自己;一個人不喜歡你,那是TA在你身上看到了不喜歡的自己。我們每個人不管用什么角度看待這個世界,都逃不開自己心理那點東西。不是缺失、就是遺憾;不是創(chuàng)傷,就是受損;不是需求,就是認同,當然還有很多不是,就是,這里就不一一說了。所以,我們都帶著自己的這些東西與這個世界打交道,與人相處。喜不喜歡你,怎么可能不帶有自己的有色眼睛呢?我們做的每一件事,都是為了獲得心理意義而做的。說白了,每一件事對我們自己都有意義,喜歡你,對我們自己的意義是可以遇見自己期待或者壓抑的美好;不喜歡你,討厭你,甚至攻擊刻薄你,對我們自己的意義是避免面對自己的問題,那是你的問題,我討厭你,就不用討厭我自己了。 這世間萬物都是我們的一面鏡子,古人云“以銅為鑒,可正衣寇;以古為鑒,可知興替;以人為鑒,可明得失?!痹诿總€人身上,每一段關系里都能尋到我們自己清晰的身影,也都可以看到我們自己內心深處的渴望和缺失。這也就是心理學上常說的“投射”。所謂投射,就是指一個人將自己內在生命的價值觀與情感好惡影射到外在世界的人、事、物上的心理現(xiàn)象。有一個著名的故事很形象的說明了生活中的投射效應,宋朝著名才子蘇東坡結識了佛印和尚,后來兩個人成了好朋友。有一天,蘇東坡去拜訪佛印和尚,和他相對而坐,蘇東坡就開玩笑說:“我看見你是一堆狗屎,”可是,佛印卻微笑著說:“我看見你是一尊金佛”。蘇東坡認為自己占了便宜,非常得意。回到家以后,他得意地將這件事告訴了自己的妹妹,沒想到蘇小妹卻說:“哥哥,你錯了,佛曰:佛心自現(xiàn),你看他人是什么,就意味著你看自己是什么?!?/p> 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過往的經(jīng)歷,身后都有一車屬于自己的東西,與人交往時多少會用到身后車上的東西,美好的也就罷了,那么不美好的,尤其是創(chuàng)傷性的東西,還是自己收好了,別到處亂丟,見誰給誰?,F(xiàn)在有一個詞很形象的稱這種人為“垃圾人”,這里所說的垃圾是精神垃圾,心靈垃圾。是負面的情緒,負面能量,是一些自己過往不愉快經(jīng)歷留下的不美好的感受,這些感受常年累月的堆積在身體里,稍有不慎就會溢出來,傷及無辜。所以,我們每個人若能管好自己的東西,收好自己的情緒,就已經(jīng)在為構建和諧社會添磚加瓦了,要是可以在別人亂丟垃圾給你時,保持清醒,做到不上套,不接招,不予理會,不受影響,那就已經(jīng)是為構建和諧社會增光添色了。 其實,人與人之間說簡單是極其簡單,說復雜也是極其復雜。每一個生命都有美好和不美好的一面,如果一直糾纏在別人不喜歡你上,那么我們遇見的要么是別人的不美好,要么是自己的不美好。其實,不喜歡你,真的跟你本身、跟生命本質沒啥關系,只是一場你我不美好的碰撞而已。如果我們可以選擇,就選擇展現(xiàn)美好吧!當看到周圍處處是花、看到人人是佛時,你生命的狀態(tài)該是多么的美妙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