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新立異的故事
標新立異的故事 標新立異這則成語的意思原指獨創(chuàng)新意,立論與眾不同。后來多指提出新奇的主張,創(chuàng)造新奇的式樣;有時帶貶義,指另搞一套。 這個成語來源于《世說新語·文字》:《莊子·逍遙》篇,舊是難處,諸名賢所不可鉆味,而不能拔理于郭、向之外。支道林在白馬寺中將馮太常共語,因及《逍遙》,支卓然標新理于二家之表,立異義于眾賢之外,皆是諸名賢尋味之所不得。 支道林,名遁,是東晉時的佛教學者,本姓關(guān),陳留(今河南開封南)人。他常與謝安、王羲之等名士交往,喜歡談玄理,對《莊子》也很有研究。 《莊子》是戰(zhàn)國時期莊周所著的一部哲學著作。晉代的向季曾為《莊子》作注,沒有完成就死了,郭象繼續(xù)他的工作,完成了注釋,后來人們都引用郭象和向秀所作的注。 《逍遙游》是《莊子》中的第一篇,也是一個難點。當時許多著名的學者深入鉆研體味這篇文章的道理,都沒有能夠超出郭象、向秀的見解。 有一次,支道林在洛陽白馬寺同太常護國將軍馮懷一起聊天,談到《逍遙游》,支道林說出了一種新的道理,大大高于郭象、向秀的解釋,樹立了一種新的見解,超出當時許多著名學者的認識。支道林所作的分析見解,都是那些著名學者苦苦搜求思索沒有能夠解決的。后來人們就吸收了支道林的意見來解釋《逍遙游》。 這則故事中的標新和立異,就組成了成語標新立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