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禪微信經典語錄(精選99句)
1、一心參究, 2、應其等心,于一切眾生亦等心與語,無有偏黨?!谝磺斜娚邢乱猓?/p> 3、【佛語經典語錄】 佛家雖然沒有提出科學的“物質”與“意識”概念,但是卻大致地形成了樸素的 4、只為了順應眾人好逸惡勞的習性——人人不愛忙碌,大家皆喜歡悠閑、貪圖享受,若較忙碌便覺得辛苦,所 5、【佛心禪語】 寬容別人其實也是在寬容自己,給別人的處境留下一個“臺階”,也 許別人終生都會感謝你。當你寬容別人時,你不僅卸下了一個仇恨的擔 子,也得到了 6、所謂“宿命通”,就是洞悉過去,了解現(xiàn)在,預知未來?師言:“想知道過去、未來,其實現(xiàn)在就能一清二楚了。有句話說:‘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 7、【佛語禪心】今生種種皆是前生因果。萬法緣生,皆系緣分。緣起即滅,緣生已空。世間萬物皆空。唯其空,便能包容萬物。握緊拳頭,你的手里是空的;伸開手掌,你擁有全世界。一切皆流,無物永駐。 8、【佛心禪語】 與人相處,要彼此容納、諒解,不固執(zhí)己見。如果人人能做到這一 點,大家一定能生活得更融洽、愉快,人與人的情感會更加深,每個人也 都可以充分發(fā)揮自己的聰明才智,使事業(yè)與生活都更加稱心如意。 9、【佛心禪語】 補鞋子的老頭羨慕高高在上的帝王生活,可真做了國王,卻又覺得痛 苦不堪,難以忍受,寧愿重過自己的補鞋匠生活。人不論在山野還是在城 市,若能自知自足,消除了利欲之心,就能夠生活得幸??鞓贰?/p> 10、【瘋話之人生語錄】假若真有上帝,我以為,天良就是上帝所派常駐人心中的代表。不但是你的顧問,也是你的衛(wèi)兵。若聽它的忠告,它就能使你心安意閑,無所畏懼。若違逆它的指導,它就能使你心煩意亂,肉跳心驚。 11、【佛心禪語】 個人成功的基礎在于承認錯誤,敢于面對自己錯誤的判斷、錯誤的決 策、錯誤的行為,只有這樣才能從失敗中吸取教訓。如果面對錯誤只會逃 避、推脫,甚至歸罪于他人,這不只是工作失敗,也是道德失敗。 12、【佛心禪語】 人活一世,誰都離不開別人的幫助。我們在付出的同時,也收獲著一 份助人后的快樂。人與人之間互贈“玫瑰”,為大家的生活都平添了諸多 快樂。這時,我們與其說是手留余香,倒不如說是“心有余樂”。 13、【佛心禪語】 圣人之所以為圣人,就在于他心靈純凈得一塵不染,凡人之所以是凡 人,就在于他心中的雜念太多,而自己還蒙昧不知。所以,圣人了悟生 死,看透名利,繼而清除心中的雜質,讓自己純凈的心靈重新顯現(xiàn)。 14、【佛心禪語】 無為學僧的煩惱來自于與師兄弟們的比較,來自好勝心理?!盀槭裁?要與別人相比。別人有別人的境界,你修你的禪道……”是啊,每個人都 有自己的優(yōu)點和長處,為什么非要和別人一比高下,自尋煩惱呢? 15、【佛心禪語】 痛苦和忍耐是人生不可或缺的調劑品,是通往幸福的必由之路。一個 人如果不畏苦難,一定能走出困境,贏得更大的成功。強者正是憑借著 “永不失望,更不絕望,還有希望”的生存意志取得了人生的成功。 16、【~惜緣~】在晨鐘暮鼓中,初雪飄落,初雪消融,世間萬物大約都是這樣從無到有,從有到無吧。說:我想忘記。佛說】:忘記并不等于從未存在,一切自在來源于選擇,而不是刻意。如放手,放下的越多,越覺的擁有的 17、【一句禪語一種人生】秋樹之葉因起風而飄零,大海之魚因巨浪而離散,生死輪回因業(yè)力而流轉,蕓蕓眾生因無明而漂泊。大海之舟因舵手而到岸,人生之舟因良師而解脫,身軀之病因良藥而治愈,精神之病因妙法而覺醒。084 18、【天天禪語】很高興最近頭一次看到134個國家參與了為保護地球而發(fā)起地球熄燈一小時的活動,千萬根蠟燭被點燃。無私的愛心就像蠟燭,燃燒自己的同時,帶給眾生慈悲的溫暖,又發(fā)出智慧的光明,并遣除一切眾生的癡暗。 19、著相而求,咫尺也成天涯。心性本自圓成,卻時時攀緣過去、未來,并 于當下起分別、執(zhí)著,顯好壞、生愛惡,于是煩惱叢生。金剛般若經言, 過去心不可得,現(xiàn)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且于不可得處,悟達心 性圓成。 20、【佛心禪語】 一個人希望被別人喜歡、敬重,必須先學會關愛別人。如果我們能真正地尊重別人、愛別人,就像不求報酬做善事終會有所回報一樣,別人往往也會加倍地關心我們、愛護我們。這也是“福在積善”的道理所在。 21、【佛心禪語】 在生命歷程中,人們只有具備面對風雨的抵抗能力,才能站穩(wěn)腳跟。正如山崖上的松柏,經過無數(shù)暴風雪的洗禮,才能長成鐵一樣堅固的樹干。泥濘的路上,才能留下腳??;風雨中的人生,才能達到至高的境界。 22、【經典佛語】 凡事都像云在藍天上,水在瓶子里一樣,應該是各得其所。世界上的萬事萬物,由其自身的特性,決定了其相對的位置,就像鳥在天上飛,魚在水中游……認識到這一點,對人對事順其自然,也是一種人生智慧。 23、【大徹大悟的佛學智慧】毅力:水具備非常大的毅力,每一個滴水滴到堅毅的石頭上的時候,久而久之連石頭都穿透,這就是所謂的滴水穿石。我們人類也應該有毅力,做任何事情時候,無論如何,要做到堅持,直到成功為止。 24、一個人除了追求物質的財富,更要追求內心的財富,因為外在的物質追求,永遠沒有滿足的時候,欲望是永無止境的,若一味追求物質,則內心將時常感到空虛,所謂“知足常樂”,唯有心里的財寶,才能使自己真正感到快樂。 25、一人去深山中的寺廟找禪師問道。禪師問:你到這兒來是干什么的?那人說:我是來修佛的。禪師答:佛沒壞,不用修,先修自己。迷則佛即眾生,悟則眾生即佛,修佛就是修自身。佛在心里,不在座上;經在路上,不在西天。 26、人在愛欲中,是永遠沒辦法滿足的;愛欲愈熾,貪念也愈多。通常物質上愈充足的人,精神上愈感到空虛。放眼古今世界,古代人與現(xiàn)代人有著極端的不同。過去的生活因為物質缺乏,日常所需都是以人力操作,所以事事辛勞。 27、人生一世,草木一秋,何必苦身積聚添煩惱怎樣培養(yǎng)正確的金錢觀念?佛日:生時不赍一文而來,死亦不持一文而去,苦身積聚為之憂惱,于已無益徒為他有,無善可恃無得可怙,致使命終墮諸惡道。一《佛說佛名經卷第十二》 28、人的情緒就像一條流淌的河,貫穿于人的一生之中,這條河時而風平浪靜,時而驚濤駭浪。風平浪靜時,心靈如春風吹拂,人生充滿希望,如在天堂;驚濤駭浪時,人生則是天昏地暗,如在地獄。而天堂和地獄,僅在一念之間。 29、因緣而有,此亦假號,要前有對,然后乃有,猶如鉆木求火,以前有對,然后火生?;鹨嗖粡哪旧觯嗖浑x木。若復有人劈木求火,亦不能得。皆有因緣和會,然后有火。此六情起病亦復如是?!对鲆话⒑洝肪砣?,六重品 30、學會有所放棄,放下心中的執(zhí)念,把自尋的煩惱趕出自己的內心,以清靜之心去面對世界,才能感悟世界的美好??鞓菲鋵嵑芎唵?,少一點要求,少一些庸人自擾,放下所有的牽絆,.一切順其自然,你的世界就會多一份快樂。 31、山上無直樹,世上無直人。直是相對的,有誰可以拍著胸脯說,他從來就沒有曲過?直是一種品格,曲是一種策略,有直有曲,是最真實的生命狀態(tài)。多數(shù)時候,我們若能做到身曲心直,以曲求直,就已經無悔于自己的人生了。 32、常有人這樣問自己愛的人:我死了你會不會哭?實際上這個問題讓你愛的人很難回答。如果你愛的人同樣愛你,這個問題就問得多余;如果你是一相情愿,這個問題也不必問。之所以問,是出于自己的猶疑,是一種對等的索取。 33、恒唯法師禪語人生動能養(yǎng)身,靜能養(yǎng)心,樂能養(yǎng)壽;善能聚愛,誠能聚友,適能聚力;忍能生福,忠能生祿,勤能生財;學能成識,智能成謀,搏能成業(yè)。廉生德,德生愛,愛生敬,敬生威;學成識,識成智,智成謀,謀成業(yè)。 34、我們先對自己沒信心,而后看到他人不好的臉色,就會以為人家對我們不信任。其實,當心中懷疑對方不信任我們時,我們已經先不信任自己了!所以,自疑則無信;信念一被搖動,毅力就會消失;毅力一消失,勇氣便薄弱了。 35、時光,可以滄桑了容顏,唯不變的,是對生命的感恩,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一直相信最美的風景在前方。人世間的聚散依依,不過是心與心的距離,紅塵中終會有人來人往,學會在遇見中感恩,在經歷中感動,在包容中豐盈, 36、浮云煮成茶,紅塵吹成雪,一簇煙雨,褪了喧囂,淡了繁華。青絲漫卷,十指纖纖,攜一縷瀟湘夢,嗅一瓣花香,或芊指弄弦;或淺吟低唱;或品茗賞菊,將層層疊疊的心事,泡成云水禪心,存放在紅塵深處,婉約成絲絲柔情。 37、茶有濃淡,有冷暖,亦有悲歡,用一顆出離的心品茶,便可以從容地享受飛云過天、綠水無波的靜美;品茶是修心,在無塵的凈水中徹悟禪意,飲下一壺人生的禪茶,在一滴水中,在一朵花間,在婆娑的世界里找到最初的自己。 38、言善法者,謂人天身、聲聞菩提、獨覺菩提、無上菩提,皆依此法以為根本而得成就,故名善法。此法即是十善業(yè)道,何等為十?謂能永離殺生、偷盜、邪行、妄語、兩舌、惡口、綺語、貪、欲、瞋、恚、邪見。《十善業(yè)道經》 39、過于恒沙不離不脫不思議佛法成就,說如未法身。世尊,如是如來法身,不離煩惱藏,名如來藏。有二種如來藏空智:世尊,空如來藏,若離若脫若異一切煩惱藏;世尊,不空如來藏,過于恒沙不離不脫不思議佛法?!秳亵N經》 40、【佛心禪語】 一個人面對名利的誘惑,仍能保持一顆清醒的心,不能攀爬便另尋出路,這是一種智慧。能做到這一點,就能對客觀的、外在的出身、家世、錢財、生死、容貌等看得很淡泊,就能夠達到超脫的精神、灑脫的境界。 41、【佛心禪語】 人們常說,知足常樂。知足是一種處世態(tài)度,常樂是一種釋然的情懷。知足常樂,貴在珍惜,珍惜自己所擁有的一切,不抱怨不貪求。知足能讓我們看清自己所擁有的真正財富,也能幫助我們找到近在眼前的幸福。 42、【佛心禪語】 人生本如夢,一切事情過去就過去了,如江水東流一去不回頭。一切皆是無常,繁華過盡是虛無。如果人們能體會到事過無痕的境界,就不會滋生這樣那樣的煩惱,也就不會陷入越執(zhí)著越得不到的怪圈中不能自拔。 43、【佛心禪語】 做人做事需往好處看、往大處想、往細處察、往深處解。心胸要大,落腳點卻須實在;著眼宜深,行動起來卻要穩(wěn)當。小事不做,大事難成,有多少力量就做多少事。踏實地走一步路,勝過說一百句空洞的漂亮話。 44、【佛心禪語】 名利的本質是什么名與利的供養(yǎng)真的是越多越好嗎?未必。在佛祖看來,過于優(yōu)渥的供養(yǎng)如竹子開花、騾子懷孕,不但于修行無益,反而會毀壞正法。所以,修行人不應太在意物質的享受,那只會給修行帶來阻礙。 45、【佛心禪語】 吝嗇、貪婪的人應該知道,喜舍結緣是發(fā)財順利的原因,因為不播種就不會有收成。布施的人應該在不自苦、不自惱的情形下去做,同時也別忘了應該在自己力所能及的情況下幫助別人,否則,就不是純粹的施舍。 46、【佛心禪語】 在認識和評價別人的時候,我們常常免不了要受自身特點的影響,我們總會不由自主地以自己的想法去推測別人的想法,覺得自己這么想,別人肯定也這么想。俗語“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說的就是這種情況。 47、【佛心禪語】 天生我材必有用,即使我們某方面比別人差,也不必因此自輕自賤。每個人都是獨特的,都有無限的潛能,只等自己去開掘出來,盡情發(fā)揮。發(fā)展自己的潛力,就等于掌握了看清自我、發(fā)掘自我、成就自我的秘訣。 48、【佛心禪語】 無論我們的心安定、穩(wěn)固還是發(fā)揮功用,修行的成長都是階梯式的,需要一個過程。要在時間的打磨下,不斷地成就和完善自己。只要得到善知識的正確引導,依教奉行,并持之以恒地勇往直前,大器晚成又何妨? 49、【佛心禪語】 許多時候,人們之所以無法擺脫煩惱和迷惘,是因為他們內心彷徨不定,不清楚自己下一步的前進方向。面對眼前眾多的選擇左右為難,不知該如何抉擇。在這種情況下,首先要為自己樹立目標,確定前行的方向。 50、【佛心禪語】 問:“流水下山非有意,片云歸洞本無心。如何是無心一句?”師云:“你是有心耶?無心耶?”進云:“疊石峰高險,白云出故關?!睅熢疲骸澳罒o心好?!鄙Y拜。一《寶峰云庵真凈禪師住筠州圣壽語錄一》 51、【佛語禪心】 人與人之間在本質上應該是完全平等的,社會地位方面的貴賤之別是社會不平等的表現(xiàn)。所謂高貴的人,會有卑劣的惡行;所謂卑賤的人,會有高尚的善舉;這說明了社會地位的貴賤之分是沒有道理的、不足取的。 52、【佛語禪心】 念書時如果僅僅用“口”,那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只需識字就可以了。但是要真正理解書中的內容,深入領悟其中的道理,卻非用“心”不可。至于用領悟的道理指導自己的行動,那就尤其離不開決心和恒心了。 53、【禪語感悟人生的句子】 樂師為國王演奏音樂,國王答應給他一千錢。演奏完后,樂師向國王索取工錢,國王不給,反而對他說:“你演奏給我聽,只不過使我空歡樂一場,我說給你一千錢,你聽了,已經也讓你歡樂了一場?!?/p> 54、【經典禪語悟道】 禪語意在說明人的心態(tài)愈樸素自然,愈能修得正果,即所謂的大徹大悟。味地急功近利。幺,在這種“只問耕耘,不問收獲”精神的指引下,你的素質將得到最好的修煉。機遇來臨的時候,你一定會穩(wěn)操勝券。 55、眾因緣生法,我說即是空,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娋壘咦悖秃隙锷?,是物屬眾因緣,故無自性,無自性故空,空亦復空。但為引導眾生故,以假名說,離有無二邊,故名為中道。(古印度)龍樹《中論·觀四諦品》 56、【一句禪語一種人生】比如一朵美麗的鮮花,漂亮的花瓣在風中飄落,沒有留下任何果實而消失,這是否令人感到很可惜?同樣的道理,我們的人生僅僅在名利和愛情上虛度,沒有絲毫獲得內心的覺悟,這是否讓人覺得非常可悲? 57、【一日一禪:智慧】智與慧,其實是兩個詞:急中生智,定靜生慧。智是一種能力,慧是一種境界;智是在做加法,慧是在做減法;智是知道如何進,慧是懂得怎么退;智者拿得起,慧者放得下。拿得起是本事,放得下才是自在。 58、【一日禪】高調做事是一種責任。高調做事是一種責任,一種氣魄,一種精益求精的風格,一種執(zhí)著追求的精神。所做的哪怕是細小的事、單調的事,也要代表自己的最高水平,體現(xiàn)自己的最好風格,并在做事中提高素質與能力。 59、【悟道謠】一分木然,三分癡呆,閑事少問,多些黯然。個清靜,拈香伴佛,是非不究,沒有更好。失不論,水月戲文,愁就免了,煩惱沒用。是悟了,是你錯了,若是不悟,那是木頭。與不悟,凡夫空擾,最后一句,是我錯了。 60、【最有禪意的句子】愿每個人都懂得愛的真諦:愛是奉獻而非占有,愛是隨緣而非強求,愛是坦誠而非謊言,愛是清凈而非功利,愛是包容而非狹隘,愛是溫暖而非冷漠,愛是智慧而非愚昧。請敞開你的心扉,將真愛的能量釋放! 61、一顆真正的佛心可以無處不在,可以淡然無痕。以恬淡和包容的佛心對待萬事萬物,這是一種境界,也是一種修行。佛的超脫、平和、清新雅致,在喧囂的塵世中,為我們帶來一種性靈的體悟,一絲菩提的清涼,一分身心的安慰。 62、于真境,不作空解,不作有解,不作俱解,亦不作俱非解,于一念間,一切解心動念總絕。亦無不動之解,所解亦絕,此絕亦絕,境智俱融,于一念間,此謂情開理現(xiàn),難可宣說,至者當知。(唐)法藏《十二門論宗致義記》卷一 63、人生一場千辛萬苦,需要我們的親力親為,去包容那些失誤,去創(chuàng)造那些簡潔,生活的禪法,它是對生命提供的一種力量,也可以理解為善待生活的一種態(tài)度,世間一切本來如此,心與境相應,去修正與規(guī)范自己曾經的自以為是。 64、人生,永遠都是有缺憾的。佛學里把這個世界叫做“婆娑世界”,翻譯過來便是指永遠存在缺陷而不得完美的世界。本來這個世界就是有缺憾的,如果沒有缺憾就不能稱其為“人世間”。在這個有缺憾的世間,便有了缺憾的人生。 65、人的心常依賴別人,自己不能做主,又常受外界牽引,自己無法把持……所謂“色不迷人人自迷,酒不醉人人自醉”,我們要體驗“禍福無門人自招,即心即佛人自在”,那么就要有慈悲心、菩提心、寂靜心,也就是常持平常心。 66、人的聚散離合,都是基于種種因緣關系,有因必有果,“因”既有內因,又有外因,還有不可抗拒的“無?!?,事情的發(fā)展不會總是按照我們的主觀想象進行,溝溝坎坎不可避免,大多數(shù)時候,萬事如意只是一個美好的心愿罷了。 67、以仁止戈才是真正的武功,傳達出了智者對“武”字的理解?!爸拐姟币埠汀爸垢辍币粯樱褟姾脛?、以硬碰硬不是辦法,不如用忍,以和氣對怨氣,以禮貌對無禮,以謙讓心對好勝心,如此,紛爭自消,友好的關系也得以保全。 68、眾僧之中,有五凈德,名日福田,供之得福,進可成佛。何謂為五?一者發(fā)心離俗,懷佩道故;二者毀其形好,應法服故:三者永割親愛,無適莫故;四者委棄軀命,遵眾善故;五者志求大乘,欲度人故?!斗鹫f諸德福田經》卷一 69、佛三反告大眾:我以佛眼遍觀三界一切諸法,無明本際性本解脫,于十方求了不能得,根本無故,所因枝葉皆悉解脫。無明解脫故,乃至老死皆得解脫。以是因練,我今安住常滅寂光,名大涅槃。《大般涅槃經后分》,應盡還源品 70、出家的人不一定是真菩薩,在家的真菩薩也不在少數(shù)?!督饎偨洝防铮鹨宰约旱娜粘I钍粳F(xiàn)我們,出家人持缽化緣為生,沒有私藏。由此觀之,區(qū)別現(xiàn)在出家人是否真修行,看這個出家人是否有私人存款,或許是一個好辦法。 71、千百年來,我是守候在你家門前的一棵狗尾草,經歷幾世修煉,只為早日成人,與你相戀。佛曰:達成正果需經生死之難。碰巧某一天,你為了做飯,把我塞進了爐灶。于是佛語應驗,愛的火苗由此點燃。親,愛上你我無怨無悔。 72、喜歡倚窗*坐,在一曲云水禪心里,靜心,清心,養(yǎng)心,安靜喧囂里的自己,打磨歲月留給塵世的滄桑與無奈,將紛雜融入禪音,隨風云散盡,待心素如簡,待心清若水,煙火流年里,愿時光從容,愿歲月悠然,愿人生花香滿徑。 73、如何以智慧調伏惡智?每個人遇到不順心的事時,難免產生偏見,形成一些并不正確的想法,有時還會想出許多損人、貶人甚至害人的主意,這都是“惡智”,只有牢記并時刻溫習真、善、美的正法,才能掃清頭腦中的“惡智”。 74、盡成就一切眾生,盡莊嚴一切世界,盡供養(yǎng)一切諸佛,盡通達無障礙法,盡修行遍法界行,身恒住盡未來劫,智盡知一切心念,盡覺悟流轉還滅,盡示現(xiàn)一切國土,盡證得如來智慧,是則能凈愿波羅蜜?!度A嚴經》卷十八,明法品 75、居住環(huán)境與人的福氣是相互影響的。有時候,搬到優(yōu)雅舒適的地方后,家里人反而會頻繁生病,這是自身修為與環(huán)境不相符,因為平時積福少,如果一味貪圖環(huán)境好會折損福報。因此要做與自己的修為相稱的事,不相稱的不能做。 76、很多人誤認為修行一定要打坐,或者一定不打坐,這兩種觀念都不要執(zhí)著,否則都是錯的。禪宗講求心的自在、明凈和煩惱的解脫,不在于打坐不打坐。如果打坐到瞌睡連連、妄念紛飛,這種打坐就成為一種形式,是徒勞無益的。 77、微博中什么人都有,面對微博里莫名其妙的人身攻擊,我們該怎么辦?以牙還牙只會讓戰(zhàn)爭升級,這正是戰(zhàn)爭的挑起者期盼的結果。我以為,表明反對的態(tài)度非常必要,關鍵是我們怎樣表達反對,我傾向將這種反對變成一種教化。 78、心如蓮花,人生才會一路芬芳。山有山的高度,水有水的深度,我邁著平靜的步伐,生活就是禪,在匆忙中活出一份超越的智慧,在那平凡中去走出一條人生的軌跡,動也是好,靜也是好,寵辱不驚。拿也好,放也好,去留無意。 79、總以為順著心走就可以安穩(wěn)的過此一生,可世間畢竟有太多的不如意,月圓月缺,相聚別離,都是生命中不可否認的一幕,倘若懷著一份淡然之心,領悟生活里的禪意,即使前方迷霧重重,也應堅信會有撥開云霧見得明月的一天。 80、我于處處經中說布施者,欲令出家、在家人修慈悲心,布施貧窮孤老……惡疾重病困厄之人。我諸弟子不解我意,專施敬田,不施悲田。敬田者即是佛法僧寶,悲田者貧窮孤老乃至蟻子。此二種田,悲田最勝?!断穹Q疑經》佛言 81、我們的心常常不規(guī)則地亂跑,有時跑到惡的地方,有時跑到善的地方,有時不善不惡,任憑別人來誘引我們;這就是沒有把心照顧好。心如果沒照顧好,惡念一旦被誘引,任何壞事都做得出來,任何壞話、壞的形象都表現(xiàn)得出來。 82、我向來以為碼字是一門手藝,玩魔術也是一門手藝。碼得好的字可以愉悅人的心靈,玩得好的魔術可以刺激人的感官。說白了,碼字的也好,玩魔術的也罷,都不過是一介手藝人而已,和泥水匠、理發(fā)師等手藝人并無本質的不同。 83、我是誰?從哪里來?到哪里去?哲學往往就蘊含在日常生活的一問一答之中??此茰\顯的問題,其實很深奧;看似深奧的問題,實際很淺顯。最偉大的哲學家都是生活中的凡人,最高深的哲學不是圣賢的語錄,而來自凡人的追問。 84、是故一切法,從本以來,非色非心,非智非識,非有非無,不可說相。而有言說者,當知如來善巧方便,假以言說引導眾生。其旨趣者,皆為離念,歸于真如。以念一切法,令心生滅,不入實智故。(古印度)馬鳴《大乘起信論》 85、有一句口號:“學一行,愛一行?!边@是一個很不現(xiàn)實的目標。做一件事,認真做好,這不難,對原本不愛好的事,勉強讓自己愛上它,這很難。從事自己不喜愛的工作,久必生厭,不如選擇一份真正熱愛的事業(yè),并努力干好它。 86、有些人為了錢財和名利而引發(fā)親人之間的糾紛、朋友之間的背叛、人與人之間的矛盾和沖突;有些人為了親人之間的感情、朋友之間的友好、人與人之間的和諧而善用錢財、廣結善緣,忍讓和包容。你選擇哪一種,取決于你自己。 87、欲入一行三昧,應處空閑,舍諸亂意,不取相貌,系心一佛,專稱名字,隨佛方所,端身正向。能于一佛,念念相續(xù),即是念中能見過去、未來、現(xiàn)在諸佛。……如是人一行三昧者,盡知恒沙諸佛法界無差別相?!段氖庹f般若經》 88、每個人都會經常面臨煩惱,生活不是為煩惱去找找推卸的借口,而是去承擔改善的責任,禪的精神就在于當下承擔,認識生命的過程,解決生命的麻煩,發(fā)現(xiàn)生命的生機,去把握與實踐,做一個生命的實踐者,而不是煩惱的傀儡。 89、泡一壺淡定吧,讓滄桑了無痕。有些遇見,是驚艷,亦是溫暖。有些離別,是注定,亦是隨緣。就讓我們以一顆如簡的素心,將所有的陽光與明媚,都植于紅塵深處,讓每一個平凡的日子,都沾染些許禪意,些許詩意,些許花香。 90、空名無相,無相亦空,是名為空;空名無念,無念亦空,是名為空;空念亦空,是名為空??罩袩o善無惡,乃至亦無空相,是故名空。菩薩如是知陰界人性,即不取著,是名法忍。(古印度)世親《發(fā)菩提心經論》卷下,空無相品 91、翻閱時光畫卷,春,活潑,有風,萬物復蘇;夏,明媚,有暖,千絲萬縷;秋,靜美,有韻,水色闌珊;而冬,純潔,有雪,素衣白裳,透著靈性,透著孤獨,透著靜美,如一只白狐,蒼茫大地,修行,不聞喧囂,只攜禪意在心。 92、雖佛亦不能超越及改變于因果律,然若了知于因果律,則能創(chuàng)造善業(yè),合集善緣,生于善果。因不值緣,終不生果,故因亦非必能生果?;蜻h其助緣,或別造強因,皆可使此因之果暫不生起或終不生起。(民國)太虛《真現(xiàn)實論》 93、要能“觀自在”。觀世音又名觀自在。說到觀照一切事情自在不自在,有的人雖然很有錢,但是卻生活得不自在;有的人看到自己喜愛的人不自在,看到自己討厭的人也不自在;在人多的地方不自在,遭遇不愉快的事情更不自在。 94、這些微不足道的快樂,我們已經視若無睹;因為對財富的熱衷已經讓我們迷失了本性。只有在面對死亡時,我們才會發(fā)現(xiàn),所有的外物都毫無用處,而支撐我們活下去的是對生的信念,如果沒有信念,人放慢腳步,才能體味幸福。 95、那些低至塵埃里的花蕊,無論你是否親近,它總會自開自落,臨水照花的牽掛,終是暖了靈犀,那一片青翠悄悄爬滿了心墻。小半生的情愫,禪意點點,都在生命的留白處,開出了一程一程的珍惜,悄然無聲,散落初夏的光陰里。 96、錢財本來是中性的,變好變壞全看人用之有道或無道。如果是分內的錢,不是以不正當?shù)氖侄蔚脕淼?,就是凈財,這種錢財多了有什么不好呢?凈財可以作為求道與弘法利生的資糧,要修行辦道、布施救濟,都需要錢財來做助緣。 97、人一生專注一件事,)即使不成功,也一定會有所得。人一生關注的事情太多,即使偶爾成功,也一定得不償失。生命不僅有限,而且無常,這個世界有你不多,無你不少,將有限的精力浪費在與自己根本無關的事情上,何苦來哉? 98、當我們將手中的鮮花送與別人時,自己已經聞到了鮮花的芳香;而當我們要把泥巴甩向其他人的時候,自己的手已經被污泥染臟。不嗔怒不暴躁,不患得患失,不受塵俗牽掛,超然灑脫,才能達到高深的修持境界,獲得真正的智慧。 99、舍心即慷慨的心,舉凡財產、名譽、尊嚴、知識、技能等,都樂于施舍給需要的人,無論順境、逆境,都不改變一貫的行事作風。世上絕大多數(shù)人都有愛心,都有舍心,但那些有“菩薩心腸”、能做到一切可舍的人,尤為值得敬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