檐下秋
屋檐是秋的縮影,一座屋檐對應(yīng)著一季收成。 如果說農(nóng)家的屋檐是一幅畫,那么秋天才是最有色彩的寫意。無論茅屋土階,抑或青瓦磚墻、火紅的辣椒、金黃的玉米、沉甸甸的谷穗、圓溜溜的豆莢,都是墻上的注腳。 檐下,最先登臺的是辣椒。紅彤彤的鮮椒摘下來后,用一根根細麻繩從根部穿起來,一串、兩串、七八串,依次懸掛在屋檐下,這些辣椒手拉手、肩并肩、頭挨頭,像一串串喜慶盈門的鞭炮,熱情潑辣的擠在一起,燒得人心里熱乎;又像一條條寫滿祝福和期盼的豎幅,用熱情洋溢的姿態(tài),唱響了農(nóng)家豐收的樂章。隨后出場的是豆莢,翻著魚肚皮、鼓著青蛙眼的是豌豆,大肚圓圓、骨節(jié)分明的是蠶豆,細若皮筋、彎曲如腸的是綠小豆,農(nóng)民給它起了個好聽的名字,叫“雞腸子豆”,諸多豆類,嫩的吃菜,來不及吃的,摘下來,剝皮熬粥,顆粒飽滿的則集中束于檐下,自然風(fēng)干,留做籽種。這些豆莢長短不一,大小有別,卻能在一顆釘子下,和諧相處,相安無事,飽受秋陽的檢閱。 處暑過后,邁入秋的門檻,田野里“萬重稻菽翻金浪”的豐收圖景紅火熱鬧。經(jīng)過十頭八天的收秋大忙,谷子、糜子入廩倉。農(nóng)家小院,金光燦燦的玉米像豁牙露氣的胖娃娃,神氣十足地騎在墻頭或樹坷杈上,歌唱著一年的好收成。屋檐下,也少不了懸掛上幾顆比胳膊還粗的玉米,一兩串黑里透紅的柿餅。醒目處,幾束稻谷,謙卑地彎下了腰,親呢地依偎著墻壁,采擷著季節(jié)的圓潤與飽滿,這既是來年的籽種,也是農(nóng)人的希望和夢想。最神氣的要數(shù)那一捆捆槍桿子一樣威武的高粱,挺起高昂的頭顱,站在煙囪旁,在秋風(fēng)里宣示著如火的信念。瞧:它隨時準(zhǔn)備奉獻出自我,化身笤帚,妝扮農(nóng)人的心思。 檐下的窗臺,雖不甚大,卻是瓜類的專利。墨綠的南瓜,金黃的番瓜,長長的絲瓜擺滿窗臺,與鮮紅的窗花遙相呼應(yīng),把豐收和年景晾曬開來,也把快樂和喜悅晾曬開來。檐下貌似雜亂紛呈,實則挺有講究。辣椒塊頭大,片場多,占主位,突出了喜慶、紅火的主題。一辨辨大蒜像村姑編織的毛辯子,手臂相挽,竊竊私語,訴說著悠遠的傳說。大棗、酸棗和山楂點綴四周,勾勒出鮮明的色調(diào)。糜子芒、谷子葉見縫插針,玉米、豆莢各有其所,絲瓜、草繩合理擺布,頗具藝術(shù)特色,讓人看了既養(yǎng)眼又舒心。 一場秋霜過后,一縷暖暖的秋陽灑滿農(nóng)家小院,樹上葉子落盡,紅得似火的秋柿子,飽滿圓潤的大蘋果,像一個個紅燈籠掛滿枝頭,讓歲月醉倒在甜蜜的光陰里。男人吃過早飯后,總喜歡叼著煙鍋,拍拍南瓜,摸摸辣椒,捏捏豆莢,翻翻蒜瓣,享受著指尖滑過的豐收和喜悅。中午,有客來,盯著檐下秋左看看、右瞧瞧,東揣揣、西摸摸,不時發(fā)出嘖、嘖的贊嘆。此時,男主人就露出會心的微笑,心里充盈著滿滿的希望與收獲。女主人連忙從檐下摘下最紅最大的辣椒,揪幾個蒜瓣,殺雞為黍,土暖鍋伺候,與客人一同分享最地道,最醇厚的秋實。 農(nóng)家屋舍,一般坐北面南,遮風(fēng)避雨,光照充足。夕陽下,一只老花貓在房檐臺上做著“米經(jīng)、念經(jīng),貓是豆呀外甥”的古老功課。秋風(fēng)起,檐下秋隨風(fēng)搖曳,像風(fēng)鈴一樣發(fā)出“吱吱”的摩擦聲。那些調(diào)皮可愛的麻雀禁不住秋香的誘惑,一撥又一撥地盤旋著、尖叫著、張望著、窺伺著,時不時就會偷啄一口秋食。 突然,男主人蒼厚的驅(qū)趕聲,伴隨著嘰嘰喳喳的叫聲,把秋天溢出墻外,驚得整個村子在曠野里笑出聲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