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不了淮河上的那些帆影
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仿佛是一夜之間,那些千百年來“稱霸”淮河里大小船只上的白帆竟然全都消失的無影無蹤了,習慣了有船就有帆的人們,只覺得諾大的淮河里一下子安靜了許多,甚至有些寂寞了?;春永餂]有了帆影,來往船只上沒有了白帆,船只也缺少了往日的霸氣。雖然每條船后都有發(fā)動機的聲響,速度也比以往快許多,但讓人一看總覺得少了點什么?少了點什么呢?就是靈氣和船文化的底蘊,而今,孤帆遠影碧空盡,沉舟側(cè)畔千帆過,等等、等等,也只有在書本里“一展雄風”了。 在老一輩人心目中,船帆是和船,甚至是江河湖泊有著同樣的地位的。過去有人一聲呼喊,我看見船帆了,這就說明人家已經(jīng)看見淮河,或到了淮河了。過去淮河里跑船,船帆的大小并不只代表船只的大小,更能體現(xiàn)出“船老大”的資本和社會地位。有巨大風帆的更不會是“孤帆遠影”,而是一長串,一大群,或滔滔不絕、浩浩蕩蕩,恰如一片云彩一樣慢慢的向(jìn)處壓來,巨大的船帆越(jìn),越能給人造成一種壓抑感,是真有點恐怖的感覺。等到船帆來到(jìn)前,遮天蔽日,船帆也由白云變成了烏云,并帶著一種呼呼的風聲,給人不得不有些緊張。那時節(jié),站在淮河邊,目送著一串一串的帆影從眼前經(jīng)過,你會對“沉舟側(cè)畔千帆過”有一種更立體的體會和理解。 在這些船揚帆遠航的時候,船上除了舵手是很少看見人影的。有些船甚至連舵手也“省”了,因為淮河里一般都風平浪靜,對于常來常往的船老大們來說,將船舵固定一下也就完了,用不著在那兩眼死盯著,而人都要在岸上拉纖呢。提到拉纖,許多人都比較關(guān)注長江及川江里那些纖夫。因為長江里水流喘急,拉纖的纖夫們無論男女都衣不遮體,很有“回頭率”。相比起來,我們淮河里的纖夫要“文明”的多,因為許多的拉纖人都是拖家?guī)Э冢欣嫌行?。筆者就親眼看到一些七八歲的孩子混跡于纖夫的中間,胸前挎著系著纖繩的木板,和大人們一起艱難的行走著。習(jìn)平曾經(jīng)說過一句話:“獨行快,眾行遠”。當纖夫可不是一口氣就能完事的,靠的不僅是力氣,更需要毅力和耐力。一家子老老少少在一起,有共同的目標,勁往一處使。又能相互說說話,避免寂寞和無聊,這大概也是淮河人習慣于一家子共同拉纖的主要原因吧。 纖繩主要有一根主繩一端系在桅桿頂上,一端在岸上拉纖人的肩上,同時這一端又系上多根纖繩,分散在每一個人的肩上。幾十年前的淮河岸上,幾乎時時都能看到拉纖人的身影,每一根長長的纖繩都牽引著一條帆船,一面巨大的風帆。遇到對面過來的帆船,拉纖人要把纖繩狠狠的蕩幾下,然后一揮,越過對面的桅桿,又繼續(xù)上路了。船要駛向哪里,纖夫的腳印就要走到哪里。而且不管岸邊是亂石崢嶸還是沙灘泥濘,都要一如既往地趟過,更是一步一步,打著嗨喲嗨喲的號子使勁的拉過。正因此,淮河里的船上人腳趾都是分散的,因為長期的赤腳拉纖,每一個腳趾都要長期使勁出力,使得這些腳趾再不能像長期穿鞋人的腳趾一樣,擠在一起,柔軟而溫順了。 揚帆遠航,巨大的帆船給人的印象,就是氣勢洶洶。而等到停船拋錨或進入碼頭以后,風帆都降了下來,船只聚集的地方桅桿又像是樹林一樣,桅桿的高低直接體現(xiàn)了風帆的大小,一卷卷風帆降落在船上,這些“不可一世”帆船,又像是失去精神和靈魂了。而這種精神和靈魂。正是一張張鼓起的巨大風帆。當一個船只失去了這些風帆,不僅像“丟了魂”,更好像失去了它的作用和價值了,正因如此,據(jù)悉,淮河上的老船工都是非常珍惜他們的風帆的。每一個船家日子過的再難,都會把他們的桅桿用桐油油的光亮,風帆整理的整整齊齊。年節(jié)要上香,歲歲要祝福。因為隨著一聲楊帆起錨,這些風帆拔地而起,鼓起的風帆就是船家的志氣和體面,似乎還代表了千里淮河的精、氣、神。沒有風帆的帆船就沒有生命,而沒有帆影的淮河也就少了許多的秀美和浪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