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記讀后感400字
【第1篇】 桃花源是東晉大詩人陶淵明描繪的人間仙境、世外桃源,至今已有一千六百多年的歷史。其山水田園之美,寺觀亭閣之盛,詩文碑刻之豐,歷史傳說之奇,舉世聞名,具有很高的游覽價值、歷史價值和文化藝術(shù)價值。 桃花源位于湖南省常德市境內(nèi),南倚巍巍武陵,北臨滔滔沅水,史稱“黔川咽喉,云貴門戶”,要居衡山、君山、岳麓山、張家界、猛洞河諸風(fēng)景名勝中樞,特殊的地理位置使桃花源得以吞洞庭湖色,納湘西靈秀,沐五溪奇照,攬武陵風(fēng)光。集山川勝狀和詩情畫意于一體,熔寓言典故與鄉(xiāng)風(fēng)民俗于一爐。 在閱讀完文章后,我認(rèn)為那是一個遙不可及的仙境。在現(xiàn)在的世界,充滿了不法的牟利,充滿著勾心斗角,也充滿著戰(zhàn)斗。而那里,是多么完美,沒有憂愁!即使沒有電腦、電視、沒有好吃的,也沒有好玩的。我也愿意,愿意留在那里,不受父母的嘮叨,不受社會的壓力,不受金錢的壓迫…… 讓我們攜手改變這個世界,把美好的傳統(tǒng)傳遞下去,把我們的世界變成我們心中所向往的、美好的、完美的桃花源!! 【第2篇】 “逢桃花林,夾岸數(shù)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一句讓人浮想連篇,仿佛我已身處于這篇幽幽桃花林之中。桃花盛開,勃勃生機,寧靜優(yōu)雅,頓時使人飄飄渺渺、若已成仙。粉紅的桃花透著一陣陣清香,無不使人忘卻憂愁與煩惱,只得靜靜的享受這大自然的美景。然而“便要(yāo)還家,設(shè)酒殺雞作食”又顯示出了桃花源人民的熱鬧。我又仿佛看見了男女老少紛紛來迎接這個外來人,你爭我搶,熱熱鬧鬧。 陶淵明先生以武陵人誤入桃花源而道出了希望世間的和平。在當(dāng)時這個黑暗、腐敗的社會中,“桃花源”的確是令人們向往的一個地方。 說起和平,我不禁也想住入“桃花源”這個地方,在如今這個信息時代里,到處是爾虞我詐、明爭暗斗的。想起最近的以色列狂轟加沙這條消息,我越來越想住進那個能夠與人絕對和平共處的地方。 可是,“桃花源”永遠(yuǎn)是不可能存在的,那不過是一個美好的幻想。 【第3篇】 東晉文學(xué)家陶淵明在《桃花源記》中記載:一個漁夫只身舍船進入一個山洞,發(fā)現(xiàn)一座桃源,這里的居民男耕女織,大人小孩均參與勞動,沒有賦稅和徭役,人們的關(guān)系十分淳樸親切,到處是一片安樂祥和的氣氛,與外面的世界完全隔絕。在一部浪漫傳奇里,一個桃花盛開的地方,幾乎寄托了中國人所有的夢想,無都市之喧囂,無塵世之煩擾。 千百年來,完美主義者無不苦苦追尋、刻意營造自己想象中的“世外桃源”。他們的致命弱點就是逃避現(xiàn)實,夢想脫離現(xiàn)實斗爭,把“世外桃源”與世隔絕起來。作為文人墨客這樣美好的空想,是情有可原的。但決不能忘記背后殘酷的矛盾和斗爭。 美國等會讓你和藹嗎?中國的新興資產(chǎn)階級會讓你和藹嗎?貪官、奸商、惡棍,織成的黑社會會讓你和藹嗎?越來越大的貧富懸殊中隱蔽的不可調(diào)和的矛盾會讓你和藹嗎? 【第4篇】 桃花源,桃花緣,武陵漁人一個貿(mào)貿(mào)然間闖入,見其美景,桃花百步,落英繽紛,甚奇異。 便獨自緣小溪而行,來到小山口后的世外人間。排排整齊的房屋前片片良田種植著雜糧五谷,清澈的池水倒映桑竹的濃蔭。田間的小路被露水濯洗得不再飛揚著黃土,偶爾可以聽到一兩聲雞鳴犬吠。在田間耕種的村人向漁人打聽他來之何處,匆匆忙放下農(nóng)具,回家擺宴請客。 該是怎樣一番安寧與祥和,漁人本不想離去,可也無可奈何。他終是桃花源的過客,早被戰(zhàn)亂打磨的疲憊的心,臥在一團幸福中,又怎舍得離去。戀戀不忘間竟忘記了村人的叮囑。 也許他處處志之,只想重游故地,也許他與太守講此事,只想讓更多人看到?jīng)]有戰(zhàn)爭的理想社會竟如此美好。 不應(yīng)因漁人失信以怪之。也許,他只是在追求可望不可即的夢罷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