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朝花夕拾》有感450字
【第1篇】 《朝花夕拾》,如名字一樣。年邁時再回想起童年的每一寸光陰,酸甜苦辣不過彈指一揮間罷了。清晨的花朵必然是嬌嫩美麗,花瓣居住在晨露下,葉子生長在陽光里。將近黃昏時,它少了一絲溫柔,卻多了一絲優(yōu)雅。夕陽為它增色,鳥兒為它頌歌。宛如一瓶碩有年代的酒,時間把它釀造得如此醇厚。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是我在這篇散文集里最喜歡的文章了,魯迅先生用一個不諳世事的孩子的角度,來描述在百草園與三味書屋的所見、所聞、所感。讀完之后讓人感到身臨其境,仿佛就在望著小時候的魯迅在捉螞蚱,捉斑蝥,在爬樹,在偷偷挖何首烏,或是布置陷阱抓小動物……之前聽說過一句話:真情實感是文章的鹽。對此我更佩服魯迅先生的文章了,不用一個華麗的辭藻,卻能將一個小孩子的童稚與調(diào)皮寫得躍然紙上,我當(dāng)然也會有和幼年的魯迅一樣的想法,但他的手法,卻是我怎么樣也學(xué)不來的。 讀著讀著,不禁想到了我無憂無慮的童年。我曾經(jīng)有一個朋友,經(jīng)常一起玩,那條最窄,陽光卻最燦爛的小巷是我們的“秘密基地”,“集合”后,我們就叫上其他人,在陽光下盡情追逐,又或是捉迷藏,那時感覺村子就是整個世界。有時我們會去小賣部買兩瓶飲料,互相說了干杯,就開始了“醉酒表演”……只可惜,雖然現(xiàn)在還是童年,那小巷卻已拆掉,變成新小區(qū)的一部分,朋友也去了四川,再也沒回來。懷念,無奈,這也是魯迅先生想表達(dá)的吧。 有人從這本書中讀出了作者對封建社會的批判,因為迷信與無知,因為庸醫(yī)與劣紳,因為古板與教條,因為無公正。但我從書中更多讀出的是想念,因為辛勤勞動的長媽媽,因為教書認(rèn)真的壽鏡吾先生,因為關(guān)愛學(xué)生的藤野老師,因為百草園,更因為那一去不返的童年時代。 【第2篇】 溫馨的回憶 理性的批判 ——讀《朝花夕拾》有感 《朝花夕拾》是魯迅先生的一本經(jīng)典散文著作,其中不乏有對封建舊制度理性的批判,同時也不缺少對兒時美好童年的回憶。溫馨的回憶:如《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作者回憶了兒時在百草園玩耍和在三味書屋里學(xué)習(xí)的枯燥;理性的批判:如《瑣記》,作者批判了衍太太的行為,表現(xiàn)了她是一個自私自利的婦人。 在《朝花夕拾》這本書中,我最喜歡的文章是《阿長和<山海經(jīng)>》。這篇文章講的是:“阿長”是作者兒時的保姆,她迷信,又很樸實,得知作者想得到《山海經(jīng)》,為其尋購并將《山海經(jīng)》贈送得作者的故事。 在文中,我最喜歡“阿長”這個人物。她是一個迷信又淳樸的人,得知作者想得到《山海經(jīng)》,為其尋購并將《山海經(jīng)》贈送得作者。先抑后揚,升華了“阿長”的人性美。 文中是這樣描述《山海經(jīng)》的:是作者“最初得到的,最喜愛的寶書”“刻印都十分粗拙的本子”“紙張很黃,圖像也很壞”“甚至幾乎全部用直線湊合”。這說明《山海經(jīng)》很破舊,但是作者依舊那么喜愛它。側(cè)面描寫出“阿長”對作者的喜愛,作者喜歡“阿長”。 讀完這篇文章,我讀出了魯迅對長媽媽的愛與恨,但更多的是愛。在生活中,親人不也是這樣對待我們的嗎?你要什么,他們就會給你什么;如果做不到,也會盡最大的努力幫助我們。這種濃濃的親情,難道我們不能為之動容嗎? 《朝花夕拾》,一本好書,一本經(jīng)典之作,推薦你去讀一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