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濱孫漂流記》讀書心得500字
【第1篇】 不畏難 不放棄 勝利終將屬于你 ——讀《魯濱孫漂流記》有感 今年暑假,我讀了《魯濱孫漂流記》。這本書的作者是英國的笛福。主人公魯濱孫是一個敢于冒險、意志堅定的人。他從小喜愛航海,在長大后的一次航海中,他所乘坐的船遇到了海難,除了魯濱孫,船上的其他人都死了。魯濱孫被海浪卷到了一座無人荒島上,在小島上,他以堅定的信念活了下來,最終回到了家鄉(xiāng)。 當我讀完這本書后,我想到了自己:每當我遇到一些困難時,很容易就想放棄。比如我彈鋼琴遇到難彈的章節(jié)彈不好時,我常常會對著爸爸媽媽大吼:“不彈了!不彈了!”然后重重地把琴譜扔在地上發(fā)脾氣賭氣;當我寫作文想不出素材或者閱讀理解不會做時,我總是借口自己“語文不好”,就指望著爸爸媽媽幫我。這種種表現(xiàn)讓我覺得自己和魯濱孫相比很軟弱,我覺得十分慚愧,所以暗暗下定決心要向魯濱孫學習,改掉自己畏難的“壞毛病”。 八月份,我參加了孤島求生夏令營。有一天,老師教我們扎竹筏,老師邊教,我們邊學,大家都認真地瞧著。老師教完后,各組的小伙伴們便分頭動手開始扎。一開始,我扎得很帶勁,但隨著陽光越來越強烈,額頭上豆大的汗珠開始一滴一滴往下掉,身上的營服也已經(jīng)濕透,又熱又渴的我開始心不在焉,一不留神手指被竹刺扎破出血了。這時,我心里打起了退堂鼓,想告訴老師自己受傷了,這樣就可以名正言順地去室內(nèi)吹空調(diào)涼快涼快了。但轉念一想,魯濱孫即使流落到荒島,也決不放棄,最終活了下來。而我怎么能夠就因為受了點小傷就放棄扎竹筏呢?于是,我找到老師幫忙,把受傷的手指包扎后,繼續(xù)完成我的任務。終于,在大家的齊心協(xié)力下,竹筏完工了。當我坐在自己動手扎的竹筏上漂流時,心里甭提多高興了! 《魯濱孫漂流記》這本書讓我深受啟發(fā),使我意識到要做一個意志堅定,不畏困難的人。在成長的過程中,我會遇到各種磨練,如果一有困難就放棄,那我終將碌碌無為、一事無成。只有不畏懼困難,有勇氣克服阻礙,才能收獲最終的勝利。 【第2篇】 從小我們就太過于依賴父母。小時候在我們眼中若是沒有父母天都會塌下來;但只要有父母的陪伴那就是值得放鞭炮喝彩的好事。但是自從讀了這本書我才意識到我的不對。 盡管魯濱遜他的年紀比我們大許。但是生活的獨立是不分年齡的。這一次我決定從魯濱遜的角度體會體會。 假如我是他,當我一個人身處荒島,流落異鄉(xiāng),我能怎么樣。我可能會責怪上帝的無情,倒霉的我會對他失去信任,我可能致死也不會為活下去想出什么好法子。一個內(nèi)心已經(jīng)絕望的人又能干什么呢。所做的事也不過是,幻想罷了。就算我能好運被解救,但我會像魯濱遜一樣不自暴自棄、重燃生的希望嗎?面對這突如其來的困難我能像他那樣因時順變,積極自救嗎?當這一個個問題到來時我卻只有信心承認自己的軟弱無能。從小到大有多少困難呢?幾乎為零。我們小孩子所謂的困難在他,在魯濱遜面前可能連雞毛蒜皮的小事都算不上。我們的父母甚至為我們做好了完全的準備。一條條平坦的道道近在眼前,我們卻連抬抬腳都感到厭煩。大人們心急如焚,我們卻心安理得地走在大道上。 別人說起那些困難,我們甚至連眼皮也不抬抬就給出一個答案。魯濱遜究竟有毒不容易誰也不清楚,誰去體驗呢,二十八年的時間誰去體驗? 我這才發(fā)言魯濱遜的優(yōu)秀,感謝魯濱遜將我引上正道。 【第3篇】 迎接生命的挑戰(zhàn) ——《魯濱孫漂流記》讀后感 讀完《魯濱孫漂流記》一書,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魯濱孫就像一面旗幟,插在了我的心中。 這本書寫的是在一次出海旅行時,由于遭遇風暴,魯濱孫被沖到一個荒島上。船破了,食物沒有了,他利用自己的聰明才智,用船里僅剩的一點東西,開始了他28年的荒島生活。在漫長的歲月里,他與天斗,與地斗,與野獸斗,與各種惡勢力斗,最終戰(zhàn)勝了各種困難,回到了英國。 這本書讓我震撼的地方是,在那么危險的情況下,在那么漫長的歲月中,在那么孤獨的荒島上,魯濱孫沒有被危險嚇倒,沒有被歲月吞噬,沒有被孤獨淹沒,面對孤立無援,他尋找生存的洞穴,種植必要的糧食,養(yǎng)殖能存活的動物,收留“星期五”,一步一個腳印,堅實地走過了這段艱難的歲月。這是需要多大的勇氣呀!人生沒有一帆風順的,遇到困難,我們不要退縮,不要害怕,要迎難而上,在困難中鍛造自己。經(jīng)過火鍛造的金,才是真金!所以,我們以后遇到困難了,也要像魯濱孫那樣,用自己的雙手和大腦,挑戰(zhàn)生命的極限,實現(xiàn)生命的輝煌! 同學們,快來讀一讀《魯濱孫漂流記》這本書吧,你會從中獲得精神的力量。 【點睛酷評】 在結構安排方面,主要有以下三個亮點:一是開頭扣題,點出這本書的分量;二是概括簡潔,言簡意賅,寥寥數(shù)語就把整本書的內(nèi)容給概括了出來,沒有拖泥帶水;三是感受寫得非常好,能抓住書中的內(nèi)容,談自己讀過之后感受最深的那一點。這樣,就把讀和寫無痕地融合在一起。 【第4篇】 我閱讀,我快樂 ——《魯濱孫漂流記》讀后感 今年暑假,我讀了好幾本書,其中《魯濱孫漂流記》令我深受啟發(fā)。 這本書是英國著名小說作家笛福的作品。小說主要寫了一個名叫魯濱孫的青年想發(fā)財暴富,就到大洋里去旅行,卻被海浪沖到了一個荒島上。當時,他身上只有一些煙草、一把刀和一個煙斗。他花了三十天的時間,把船上所有的東西都搬到了岸上。從此,他靠自己雙手和簡單的工具造房子、種糧食、養(yǎng)牲畜,還救了一個野人,給他取名 “星期五”。 28年后,一艘英國船來到海島,他幫助船長打敗了叛亂的水手,并乘船回到了家鄉(xiāng)。 沒有一個人像他一樣,在島上與世隔絕地生活了28年,可以說,這簡直是個奇跡!當他剛來到島上時,他一無所有,但他沒有放棄希望,用雙手創(chuàng)造奇跡。 合上書,我頓時覺得自己受益匪淺。魯濱孫不愿過那種平庸的生活,喜歡冒險,希望用自己的雙手發(fā)財致富,用自己的意志與困難斗爭,戰(zhàn)勝自我,實現(xiàn)人生的價值。我們也要像魯濱孫那樣,不怕困難,靠著雙手去勞動,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目標。在碰到失敗的情況下,要知難而上,不能退縮。如果你勞動了,你總會有進步,但你不勞動,絕對是一無所有的。在這之前,我們要先做好充足的準備,不能不勞而獲。當你邁出人生的第一步時,你總會有第二步,但你不能急于求成。當你成功的時候,你會無比興奮,為你的勞動所得而感到喜悅…… 勞動是可貴的,可以讓你變得更有智慧,讀書也如此。我整整看了3個鐘頭,沉浸在書中,盡情在書的海洋里遨游,尋找快樂的足跡,終于找到了,那便是書中難以形容與表達的內(nèi)涵,享受著書給我的芬芳,原來讀書就是這么快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