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伶》讀后感1000字
《赤伶》讀后感
民國二十六年,七月七日夜,隨著日軍槍聲響起,全國陷入一片水深火熱之中……不久,戰(zhàn)火綿延,日本人包圍住縣城,并來到戲院點名要求裴宴之唱曲,以慰問所有日本士兵,并揚言若違抗便火燒整個縣城,一曲《桃花扇》響遍了這個寂靜的縣城夜晚,戲院的燈火點亮了這個漆黑的縣城夜晚。 鑼鼓敲響,戲幕拉開,好戲開場。戲一折,水袖起落;扇開合,鑼鼓響又默。臺上人唱悲歡,唱離合,是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臺下人喝著酒吃著肉,放肆談笑,是豺狼虎豹,惡鬼當?shù)馈?/p> 隨著鼓聲急切,唱腔愈發(fā)悲憤,臺下那些豺狼竟似也怔住了,就在此刻,臺上“李香君”大喝一聲“點火!”待敵人發(fā)覺,火勢早已蔓延,想逃出去卻發(fā)現(xiàn)門早已被堵得嚴嚴實實,整座戲樓都在他們不知不覺間被潑灑了油,臺下人亂成一片,臺上卻歌聲不斷,每一位戲子始終謹記祖訓——嗓一開必唱完,就這樣,歌聲“俺曾見金陵玉殿鶯啼曉,秦淮水榭花開早,誰知道容易冰消。眼看他起朱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這青苔碧瓦堆,俺曾睡風流覺,將五十年興亡看飽……”唱響了整個縣城,戲院火光冉冉,歌聲裊裊,鑼鼓喧天,情音悠悠,深入人心。樓塌了,戲卻未終……
《赤伶》的背后,不僅僅是戲子的衷情與忠肝;不僅僅是位卑不敢忘憂國,哪怕無人知我。歌中詞“臺下人走過,不見舊顏色;臺上人唱著,心碎離別歌”更是將戲曲人的心中所想、所嘆、所哀、所愿展現(xiàn)的淋漓盡致。戲曲,中國幾百年的文化瑰寶,可隨著時代的更迭,科技的進步,文化的演變和融合,使得我們似乎都忽略了這個曾經(jīng)的盛行與開嗓時的拍手叫好,臺下的人來來往往,駐足的片刻,臺上人心血澎湃,歌聲不斷。 所想:我們多需要你的停留和一眼啊,這才讓我們覺得這臺下的十年功值得!對得起百年的傳承! 所嘆:可是人們總是來來去去,我的鑼鼓喧天,歌聲不斷,可你卻好像閉了眼,合了耳,封了心! 所哀:奈何我泱泱大國,竟沒有我戲曲的容身之地嗎?這百年的傳承到了我這一代這就斷了嗎? 所愿:惟愿這百年文化不斷,代代相傳,不辱我們的文化自信,不滅那歡聲笑語的歷史,不負恒河沙數(shù)的千古絕唱! 其實,我們也發(fā)現(xiàn),隨著呼吁聲起,也有很多的文化創(chuàng)新,衍生而來?!缎掳啄镒觽鳌芬詰蚯问綄⑽骱谰巴浦寥松饺撕?,展現(xiàn)了不羨鴛鴦不羨仙的中式愛情,黃梅戲無疑是整部劇的最大成功,這部劇不僅僅在國內(nèi)引起了一番狂風暴雨,更是在國外掀起了風雨,其中“啊啊啊啊……有緣千里來相會,無緣對面手難牽,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千年等一回等一回啊,千年等一回我無悔啊……”更是人人傳唱,家喻戶曉。戲曲文化并不是落伍了,只是需要我們每一個人的傳承和創(chuàng)新。 愿我們所有人都能是文化傳承人和文化創(chuàng)新者。 摘自: m.haoli737.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