劫“色”,就在暖秋里……
“30里莜面40里糕,10里的蕎面餓斷腰?!边@蒙晉一帶流行的俗語,乍一聽起來有點懵懂,可細(xì)細(xì)琢磨,倒不失為一種善意的提醒和掏心的告誡。出門上路先要吃飽肚子,莜面可管30里路,粘糕可管40里路,而蕎面則只能管10里路了。真的嗎?幾分懷疑,卻又無法不信;怕一旦違背了這信條,返程路上真的要餓肚子了。為此,在一家農(nóng)家樂小店里點了不上不下的莜面窩窩,拌著炒菜,蘸著酸甜可口的涼湯,痛痛快快吃得肚子滾圓。肚子圓了,還怕餓嗎?走出農(nóng)家樂小院,興致勃勃奔了“小井溝”,這是今天要去的地方,想去那里尋找塞外的暖秋之色。 小井溝并不很遠(yuǎn),就在青城西北郊的10幾公里處。據(jù)說,溝里很美,一年四季都裝滿了各色誘惑,而秋季尤為多姿、多彩、多浪漫。駕著車,沿著大青山南麓的公路,向西,向北,一路疾馳。兩側(cè)低矮的山梁夾著一道寬寬的山谷,路就躺在山谷的懷里,平坦,彎曲,如一條輕盈的飄帶。塞外的秋天來得偏早,時節(jié)正值仲秋,“天高氣爽”。天,高得遼遠(yuǎn),藍(lán)得純粹;那是多少年來難得一見的高藍(lán),無瑕、不染,猶如3、5歲的孩子,純真,潔凈。莽莽大青山在這樣的天底下,低矮得仿佛一片無垠的波濤,起伏、漫涌,推皺了一池澄澈的秋水,泛起一道又一道絢爛的波瀾。氣,爽得心胸開闊,心緒悠然,能裝得下一世的喜怒哀樂,能化得了一生的郁悶、坎坷與糾結(jié)。頂著這樣的天,品著這樣的爽,還沒走近小井溝呢,竟有些心不在焉,早早地被吸引、被感染、被熏醉了。 秋陽,在藍(lán)天里恣意揮灑著它暖暖的深情,飄著那縷癡心不改的柔媚,渲染出一片片麗景。心在舒暢中,源于眼在愉悅里。心中追求平靜的那點欲望,實在不會屬于這里的麗景;你瞧,夏日的喧囂還沒走遠(yuǎn),這里便開始了別有一番風(fēng)味的喧鬧。停下車,跨出車門,離開車中的局限,去感受麗景中的喧鬧。風(fēng),很輕,卻感覺到它正游走在身邊、耳邊,葉間、草間,不甘寂寞啊!路旁的白楊,那是地道的西北主人,仿佛一列旗陣,掬示著滿樹的金黃,給秋陽一照,亮得耀眼又不乏威嚴(yán)、氣派,為山谷鑲上了一道飛動的金邊,山谷頓時有了靈性。站在白楊樹下,拍拍那壯實的樹干,紋絲不動;這只怕就是它的氣派吧。仰視這司空見慣了的西北白楊,它正與風(fēng)和秋陽攜手做趣呢:一層層嬌黃的葉片,輕輕地?fù)u著,抖著,偶爾還翻轉(zhuǎn)出幾個花樣來,挑逗著秋天里陽光的耐性——一忽兒遮住了光線,葉片成了半透明狀;一忽兒又閃出了光束,眼底便被一把把利劍一樣的光線刺痛了。多頑皮啊,那些葉片,就像一群跳動的小精靈,互相間打個招呼,盡興地嬉戲一番,情趣盎然。這樣的細(xì)節(jié),生平還是頭一次領(lǐng)略,真覺得這大自然就是那些小精靈們的導(dǎo)師;導(dǎo)師的不莊重,還會培育出怎樣的繼承者呢?陶醉在這樣的意境中,忘了時間的溜走,仰視的時間一長,只感到脖子有些酸,卻又舍不得換個姿勢,偶爾低下頭,輕輕地?fù)u幾下,便又抬起來,仍去追逐那些大自然的繼承者們,唯恐錯過了每一個精彩瞬間。執(zhí)著若此,只為收獲點悠閑與自在嗎?若真的那樣,未免顯得膚淺。這感覺,是骨子里的,與生俱來,當(dāng)然是真實的。在一線嬌黃中,這種真實找到了什么叫“未飲先醉”,什么叫“得意忘情”,什么叫“天人合一”?!包S葉山川知秋晚”,這是一位多哲理思維的故人在慨嘆黃葉的遲鈍與麻木。其實,西北白楊的黃葉,絕沒有此間的遲鈍與麻木,它們搖著,抖著,翻轉(zhuǎn)著,嬉戲著,多靈秀啊,靈秀的身姿,靈秀的情態(tài),靈秀的心理;憑借風(fēng)和秋陽的助力,也把這份靈秀傳遞給了喜歡靈秀的游人。 穿過白楊的旗陣,想看看山坡上的“臉色”。 走在步道上,身邊就是多色的山坡,一簇簇,一團(tuán)團(tuán),嫩黃的、暗紅的、深褐的……這樣的樹叢、草叢,點染著秋天里的大青山,把大青山裝扮得莊重又鮮活,簡直就成了一張大自然舞臺上的“花臉”。有人開始“跑山”了,奔著那些叫得上名和叫不上名的樹叢,奔著那些秋草,喊著,叫著,去搶占秋陽下的“制高點”,去一飽眼福。 受心靈之命,慢慢審視腳下、坡上的自然與質(zhì)樸。白樺,是山坡上的“稀客”,它們絕不像白楊那樣規(guī)矩,隨意的心性讓它們或獨株,或三五比肩,散立在坡上,抖動著一簇簇的嫩黃,在秋陽下,涂抹出難得的鮮鮮一片,點燃了藍(lán)天下的山坡,讓秋日里的“青山”悄然間變了“臉色”——山坡活了?山坡怒了?山坡火了?都是,抑或都不是。結(jié)論就在樺樹身上——秋陽下,嫩嫩的一樹黃葉,得益于白中透紫的樺樹皮下的營養(yǎng),得益于樹身下端深植山坡泥土與石礫間的虬根。其中,有一種因果關(guān)聯(lián),更有一種牽心的感恩。滴水之恩,傾情相報;黃葉們用這樣的方式回饋于樹身、樹根的恩典了。這,也許就是那條“自然法則”吧——嫩嫩黃葉,有多懂事啊。 站上山頂,俯視漫漫群山,是獨有的秋色的世界,爛漫,多姿: 嬌黃一線,是先前在路邊仰視過的西北白楊,頻頻招手間,它們的“規(guī)矩”一目了然,是“一律向上,絕無旁逸斜出”身姿。 墨綠的一片,是油松送來的暗示,它們的執(zhí)著,給了它們四季如一的秉性。在暖暖的秋陽下,它們不為所動,習(xí)慣了的“姿色”,怎能輕易改變呢?那是它們對生命色的守恒。 深褐的一團(tuán),是沙蒿在滾動;球狀的它們,春夏時節(jié),隨遇而安,落腳,扎根,噴吐涼爽之色;而此時,秋風(fēng)則更幫了它們游走的秉性,拋了葉,斷了根,滾出了一身的保護(hù)色,那是沙海的饋贈。 暗紅的一叢,是秋草在曼舞;無風(fēng)讓它造型,風(fēng)起給它助力……有誰會不知道,這就是暖秋里“隨秋而至”的生命狀態(tài)呢?濃重的色彩裝飾了它的晚年生活,在這樣的季節(jié)里,年年如此,歲歲重現(xiàn),從未改變過。 ………… 忽然,發(fā)現(xiàn)路邊的私家車串成了串兒,身邊的游人連成了線兒、堆成了團(tuán)兒。是在駛向小井溝的途中,是搞不清離小井溝還有多遠(yuǎn)的路旁,是無一例外地都不再趕路,在這樣的秋色里“迷途”了…… 暖秋迷了人眼,秋色入了人心。小井溝啊,你到底有怎樣的命運?為何你的誘惑偏偏遇上了更大誘惑的挑戰(zhàn)?時也?運也?那些慕名而來的“好色者”們,竟被途中的“美色”截住了,其實,他們也是在劫“色”呢! (責(zé)任編輯:副主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