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四則
故事四則
掃除天下①選自《后漢書?陳蕃傳》?!逗鬂h書》,南朝宋范曄撰,今本一百二十篇,分一百三十卷,紀傳體東漢史。 范曄 蕃〔蕃〕即陳蕃,字仲舉,汝南平輿(現(xiàn)在河南平輿)人。東漢桓帝時任太尉,與李膺等一起反對宦官專權(quán),為太學(xué)生所敬重,被稱為“不畏強御陳仲舉”。靈帝時任為太傅,封高陽侯。后與外戚竇武等謀誅宦官,他率官屬及太學(xué)生八十余人沖進宮門,事敗被殺。年十五,嘗閑處〔閑處〕閑住。處,居住。一室,而庭宇蕪穢〔庭宇蕪穢〕這里指屋內(nèi)雜亂骯臟。庭,廳堂、廳院。宇,泛指房屋。蕪穢,形容雜亂骯臟。。父友同郡薛勤來候〔候〕問候,探望。之,謂蕃曰:“孺子何不灑掃以待賓客?”蕃曰:“大丈夫處世〔處世〕活在世上。,當(dāng)掃除天下,安事〔安事〕怎么能只管。事,伺候。一室乎!”勤知其有清世志〔清世志〕澄清世界的志向。,甚奇之。 * * * * * * 陳蕃少年即胸懷“掃除天下”的大志,出語不凡,的確令人贊嘆稱奇。但他不拘生活小節(jié),不屑于做瑣事,卻被后人議論紛紛,莫衷一是。對此,你如何看待? 小時了了,大未必佳①選自《世說新語?言語第二》。 劉義慶孔文舉〔孔文舉〕孔融,字文舉,東漢末魯國(現(xiàn)在山東曲阜)人,孔子20世孫。幼有異才,好學(xué)博覽。因侮慢曹操,為操所殺。善詩文,與王粲、劉楨等并稱“建安七子”。年十歲,隨父到洛〔洛〕地名,洛陽的省稱。。時李元禮〔李元禮〕即李膺,字元禮,東漢潁川襄城(現(xiàn)在河南襄城)人。當(dāng)時頗有盛名,士有被其接納者,名為“登龍門”。因與太學(xué)生首領(lǐng)郭泰等結(jié)交,反對宦官專權(quán)而被誣入獄。有盛名,為司隸校尉〔司隸校尉〕官名。。詣門者,皆俊才清稱〔俊才清稱〕指有出眾才華和好名聲的人。及中表〔中表〕父親姊妹(姑母)的兒女叫外表,母親的兄弟(舅父)姊妹(姨母)的兒女叫內(nèi)表,互稱中表。親戚乃通。文舉至門,謂吏曰:“我是李府君親?!奔韧?,前坐。元禮問曰:“君與仆有何親?”對曰:“昔先君仲尼與君先人伯陽有師資之尊〔昔先君仲尼與君先人伯陽有師資之尊〕從前我的祖先孔子跟您的祖先老子有師生之誼。傳說孔子曾向老子問禮。,是仆與君奕世〔奕(yì)世〕累世。為通好也?!痹Y及賓客莫不奇之。太中大夫陳韙〔陳韙(wěi)〕《后漢書?孔融傳》作“陳煒”。事跡不詳。后至,人以其語語之,韙曰:“小時了了〔了了〕聰明伶俐。,大未必佳。”文舉曰:“想君小時,必當(dāng)了了?!表t大〔(cùjí)〕局促不安的樣子。。 * * * * * * 太中大夫陳韙對人們稱許孔文舉年幼聰慧不以為然,孔文舉則針對其所說的“小時了了,大未必佳”,回之以“想君小時,必當(dāng)了了”。孔文舉的話是順著陳韙的話說的,只是轉(zhuǎn)移了對象,把對方加于自己的貶損回奉給對方,使之處于無法擺脫的尷尬境地,表現(xiàn)了他在對話中思維的敏捷和語言的犀利。 王戎不取道旁李①選自《世說新語?雅量第六》。王戎,字沖,晉初任荊州刺史,因平吳有功,封安豐侯。 劉義慶王戎七歲,嘗與諸小兒游。看道邊李樹多子折枝〔多子折枝〕結(jié)的果實很多,把樹枝壓彎了。,諸兒競走〔競走〕爭著跑去。取之。唯戎不動。人問之,答曰:“樹在道邊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取之信然〕取來一嘗,果然是那樣。。 * * * * * * 此文贊揚王戎早慧。王戎幼年就能觀察、推理,通過表面現(xiàn)象,看到事物的內(nèi)在聯(lián)系。這對于一個七歲的孩子來說,確實很不簡單。 破甕救友①選自《宋史?司馬光傳》。 《宋史》光生七歲〔光生七歲〕司馬光長到七歲。光,即司馬光,字君實,陜州夏縣(現(xiàn)在山西)人。北宋大臣,史學(xué)家,編撰《資治通鑒》等書。,凜然〔凜然〕嚴肅莊重的樣子。如成人,聞講《左氏春秋》〔《左氏春秋》〕又稱《左傳》,相傳是春秋時期左丘明編撰的一部史書。,愛之。退為家人講,即了其大指〔大指〕大意,主要意思。指,通“旨”。。自是〔自是〕自此,從此。手不釋〔釋〕放下。書,至不知饑渴寒暑。群兒戲于庭,一兒登甕〔甕(wèng)〕口小腹大的一種容器。,足跌沒水中,眾皆棄去〔棄去〕逃走。,光持石擊甕,破之,水迸〔迸〕涌出。,兒得活。 * * * * * * 司馬光小時候就愛書知書,如同成人,這是一奇;小兒登甕跌沒水中,他破甕相救,又是一奇。而后者更見其機敏智慧,為后世所稱道,傳為美談。祖國山川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