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成長,期待不如等待
文/張戈 工作中常會與家長有所接觸,有些家長會向我提起孩子的作業(yè)。這些還在上小學的孩子,每天放學回家會背回來一個沉重的書包和數(shù)門科目的家庭作業(yè),家長的手機此刻也會響起,收到老師發(fā)來的短信,內容無非是今天孩子應該完成的作業(yè)以及家長如何檢查批改作業(yè)云云。每天的家庭作業(yè),早已不是孩子一個人的戰(zhàn)役了,有些家庭甚至出現(xiàn)了全家老小齊上陣的情景,但即使是這樣,有些孩子還是會因為要完成作業(yè)而睡眠不足。 家庭作業(yè)多,這是中國小學生普遍面臨的現(xiàn)狀,減負喊了這么多年,口號很響亮,卻收效甚微。不少人將小學生的沉重負擔歸因于學校教育,家長與社會也默契地統(tǒng)一戰(zhàn)線,對學校教育口誅筆伐,批判之聲不絕于耳。一切似乎不僅限于此,與孩子成長相關的諸多弊端與疏漏大都一邊倒地歸結于學校教育了。早前,《中國青年報》的一篇報道《6年后我將收獲怎樣一個孩子:開學一月摧垮家長堅持6年的教育觀》在網(wǎng)上也引發(fā)了激烈的討論,無數(shù)的矛頭指向學校教育對學生個性的約束。我們的教育體制對學生個性的漠視,一直以來頗受詬病,上次的文章中也談到過,其實,學生個性發(fā)展的缺失不僅發(fā)生在小學,在中國的高中與大學里,這些情況也從未消失過。 然而,我們可以將一切的原因都歸結于我們的學校教育嗎?社會對應試教育的批判已逐漸走向了仇視的邊緣,我們可以批判,可以吶喊,但不可以讓仇視情緒蒙蔽了我們的眼與耳,從而看不到自身的錯失以及讓彼此之間無從溝通。學生的個性發(fā)展,仰賴學校教育,但是更脫離不了家長的家庭教育與社會的氛圍浸染。回到家庭作業(yè)的問題上,減負多年收效甚微,學校力有不逮,難辭其咎。然而,家長們也不妨捫心自問,是否因為望子心切而對減負不屑一顧、對作業(yè)量減少而擔心孩子成績上不去。還有我們的社會氛圍,如此的功利取向,難免家長間互相攀比孩子成績,拔苗助長蔚然成風。 孩子的作業(yè)從幾張紙變?yōu)橐晦?,書包從雙肩包變?yōu)槔瓧U箱,很大的原因是我們對孩子的完美期待和急于求成的心態(tài)在作祟,我們太過希望孩子完美,又希望他們能快速地成長。然而,一盆植物尚且需要你日日澆灌、耐心等待才能開花結果,甚至有時候也得面對沒有收成的時節(jié),更何況是白紙一張的孩子?揠苗助長只會傷了孩子的根基,力求完美只會壓迫孩子的心智,給孩子更多的空間與時間,他才能尋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以自己的方式實現(xiàn)個人價值。 普遍的家長、老師與學校都將學習成績作為衡量孩子完美程度的最重要的標準,這在很大程度上也加劇了家庭作業(yè)的沉重。是時候把注意力多放在孩子的個人修養(yǎng)、性格養(yǎng)成等方面上了,孩子健全的人格比那看似光鮮的100分要更有價值,十年二十年后,一個長大成人的孩子,沒有誰會記得他曾經得到過多少個滿分答卷,而他從小養(yǎng)成的人格將會伴隨一生。 沉重的家庭作業(yè)是家長與學校的急切心態(tài)、社會的浮躁氛圍的映射,一個孩子的成長,是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急不來,也不能急。很多時候,家長、老師和學校,只能一起等待,坐在觀眾席上,給予耐心與鼓勵,給孩子足夠的空間和時間,讓他們自行摸索、自我成長。我們整個社會都應該降低對孩子的完美期待,將期待變?yōu)榈却?,一起等待孩子慢慢長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