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適:沒有胃口與信心淺薄
胡適:沒有胃口與信心淺薄 我們中國人有一種最普遍的死癥,醫(yī)書上還沒有名字,我姑且叫他做 沒有胃口 。無論什么好東西,到了我們嘴里,舌頭一舔,剛覺有味,才吞下肚去,就要作嘔了。胃口不好,什么美味都只能 淺嘗而止 ,終不能下咽,所以我們天天皺起眉頭,做出苦樣子來,說:沒有好東西吃!這個病癥,看上去很平常,其實是死癥。 前些年,大家都承認中國需要科學;然而科學還沒有進口,早就聽見一班妄人高唱 科學破產(chǎn) 了;不久又聽見一班妄人高唱 打倒科學 了。前些年,大家又都承認中國需要民主**;然而**還沒有人門,國會只召集過一個,早就聽見一班 學者 高唱 議會政治破產(chǎn) 民主**是資本主義的副產(chǎn)物 了。 更奇怪的是今日大家對于教育的不信任。我做小孩子的時候,常聽見人說這類的話: 普魯士戰(zhàn)勝法蘭西,不在戰(zhàn)場上而在小學校里。 英國的國旗從日出處飄到日人處,其原因要在英國學堂的足球場上去尋找。 那時的中國人真迷信教育的萬能!山東有一個乞丐武訓,他終身討飯,積下錢來就去辦小學堂;他開了好幾個小學堂,當時全國人都知道 義丐武訓 的大名。這個故事,最可以表示那個時代的人對于教育的狂熱。民國初元,范源濂等人極力提倡師范教育,他們的見解雖然太偏重 普及 而忽略了 提高 的方面,然而他們還是向來迷信教育救國的一派的代表。民國六年以后,蔡元培等人注意大學教育,他們的弊病恰和前一派相反,他們用全力去做 提高 的事業(yè),卻又忽略了教育 普及 的方面。但無論如何,范蔡清人都還絕對信仰教育是救國的惟一路子。民八至民九,杜威博士在中國各地講演新教育的原理與方法,也很引起了全國人的注意。那時閻錫山在娘子關(guān)內(nèi)也正在計劃山西的普及教育,太原的種種補充小學師資的速成訓練班正在極熱烈的猛進時期,當時到太原游覽參觀的人都不能不深刻的感覺山西的一班領(lǐng)袖對于普及教育的狂熱。 曾幾何時,全國人對于教育好像忽然都冷淡了!漸漸的有人厭惡教育了,漸漸的有人高喊 教育破產(chǎn) 了。 從狂熱的迷信教育,變到冷淡的懷疑教育,這里面當然有許多復雜的原因。第一是教育界自己毀壞他們在國中的信用:自從民八雙十節(jié)以后北京教育界抬出了 索薪 的大旗來替代了 造新文化 的運動,甚至于不恤教員*課至一年以上以求達到索薪的目的,從此以后,我們真不能怪國人瞧不起教育界了。第二是這十年來教育的政治化,使教育變空虛了;往往學校所認為最不滿意的人,可以不讀書,不做學問,而僅僅靠著活動的能力取得祿位與權(quán)力;學校本身又因為政治的不安定,時時發(fā)生令人厭惡的風潮。第三,這十幾年來(直到最近時期),教育行政的當局無力管理教育,就使私立中學與大學盡量的營業(yè)化;往往失業(yè)的大學生與留學生,不用什么圖書儀器的設(shè)備,就可以掛起中學或大學的招牌來招收學生;野難學校越多,教育的信用當然越低落了。第四,這十幾年來,所謂高等教育的機關(guān),添設(shè)太快了,國內(nèi)人才實在不夠分配,所以大學地位與程度都降低了,這也是教育招人輕視的一個原因。第五,粗制濫造的畢業(yè)生驟然增多了,而社會上的事業(yè)不能有同樣速度的發(fā)展,政府機關(guān)又不肯充分采用考試任官的方法,于是 粥少僧多 的現(xiàn)象就成為今日的嚴重問題,做父兄的,擔負了十多年的教育費,眼見子弟拿著文憑尋不到飯碗,當然要埋怨教育本身的失敗了。 這許多原因(當然不限于這些),我們都不否認。但我要指出,這種種原因都不夠證成教育的破產(chǎn)。事實上,我們今日還只是剛開始試辦教育,還只是剛起了一個頭,離那現(xiàn)代國家應該有的教育真是去題萬里!本來還沒有 教育 可說,怎么談得到 教育破產(chǎn) ?產(chǎn)還沒有置,有什么可破?今日高唱 教育破產(chǎn) 的妄人,都只是害了我在上文說的 沒有胃口 的病癥。他們在一個時代也曾跟著別人喊著要教育,等到剛嘗著教育的味兒,他們早就皺起眉頭來說教育是吃不得的了!我們只能學耶穌的話來對這種人說: ??!你們這班信心淺薄的人啊! 我要很誠懇的對全國人訴說:今日中國教育的一切毛病,都由于我們對教育太沒有信心,太不注意,太不肯花錢。教育所以 破產(chǎn) ,都因為教育太少了,太不夠了。教育的失敗,正因為我們今日還不曾真正有教育。 為什么一個小學畢業(yè)的孩子不肯回到田間去幫他X 母做工呢?并不是小學教育毀了他。第一,是因為田間小孩子能讀完小學的人數(shù)太少了,他覺得他進了一種特殊階級,所以不屑種田學手藝了。第二,是因為那班種田做手藝的人也連小學都沒有進過,本來也就不歡迎這個認得幾擔大字的小學生。第三,他的父兄花錢送他進學堂,心眼里本來也就指望他做一個特殊階級,可以夸耀鄰里,本來也就最不指望他做塊 回鄉(xiāng)豆腐干 重回到田間來。 對于這三個根本原因,一切所謂 生活教育 職業(yè)教育 ,都不是有效的救濟。根本的救濟在于教育普及,使個個學齡兒童都得受義務的(不用父母花錢的)小學教育;使人人都感覺那一點點的小學教育并不是某種特殊階級的表記,不過是個個 人 必需的東西, 和吃飯睡覺呼吸空氣一樣的必需的東西。人人都受了小學教育,小學畢業(yè)生自然不會做游民了。 中學教育和大學教育的許多怪現(xiàn)狀,也不全是教育本身的毛病,也往往是這個過渡時期(從沒有教育過渡到剛開始有教育的時期)不可避免的現(xiàn)狀。因為教育太稀有,太貴;因為小學教育太不普及,所以中等教育便成了極少數(shù)人家子弟的專有品,大學教育更不用說了。今日大多數(shù)升學的青年,不一定都是應該升學的,只因為他們的父兄有送子弟升學的財力,或者因為他們的父兄存了 將本求利 的心思勉力借貸供給他們升學的。中學畢業(yè)要貼報條向親戚報喜,大學畢業(yè)要在祠堂前豎旗桿,這都不是今日已絕跡的事。這樣稀有的寶貝(今日在初中的人數(shù)約占全國人口一千分之一;在高中的人數(shù)約占全國人口四千分之一;在專科以上學校的人數(shù)約占全國人口一萬分之一?。┊斎灰咦晕恢茫恍蓟氐絻?nèi)地去,寧作都市的失業(yè)者而不肯做農(nóng)村的尊師了。 今日中等教育與高等教育所以還辦不好,基本的原因還在于學生的來源太狹,在于下層的教育基礎(chǔ)太窄太小,(十九年度全國高中普通科畢業(yè)生數(shù)不滿八千人,而二十年度??埔陨蠈W校一年級新生有一萬五千多人?。﹣韺W的多數(shù)是為熬資格而來,不是為求學問而來。因為要的是資格,所以只要學??辖o文憑便有學生。因為要的是資格,所以教員越不負責任,越受歡迎,而嚴格負責的訓練管理往往反可以引起風潮;學問是可以犧牲的,資格和文憑是不可以犧牲的。 欲要救濟教育的失敗,根本的方法只有用全力擴大那個下層的基礎(chǔ),就是要下決心在最短年限內(nèi)做到初等義務教育的普及。國家與社會在今日必須排命擴充初等義務教育,然后可以用助學金和免費的制度,從那絕大多數(shù)的青年學生里,選拔那些真有求高等知識的天才的人去升學。受教育的人多了,單有文憑上的資格就不夠用了,多數(shù)人自然會要求真正的知識與技能了。 這當然是絕大的財政負擔,其經(jīng)費數(shù)目的偉大可以駭死今日中央和地方天天叫窮的財政家。但這不是絕不可能的事。在七八年前,誰敢相信中國政府每年能擔負四萬萬元的軍費?然而這個巨大的軍費數(shù)目在今日久已是我們看慣毫不驚訝的事實了! 所以今日最可慮的還不是沒有錢,只是我們?nèi)珖藢τ诮逃龥]有信心。我們今日必須堅決的信仰:五千萬失學兒童的救濟比五千架飛機的功效至少要大五萬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