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說說美文 > 優(yōu)美散文 > 優(yōu)美散文 在定林寺聽校經樓的梵唄聲 優(yōu)美散文2021-02-01107舉報/反饋 1 在莒縣城西,有一座三峰環(huán)抱的浮來山,南屏飛來峰,西障浮來峰,北居佛來峰,拱圍相連在幽靜的山坳中,我站在這里,“一眼望三縣,雞鳴聞三邑”的自豪感,油然而生。南北蜿蜒連綿幾十里的浮來山,給故國莒城帶來了和風細雨和吉祥富足,是故國人頂禮膜拜的神往之地。 浮來山是神仙帶來的,我從地理傳說《瑯琊鄉(xiāng)音》的描述中知道,遠古洪茺時,神仙浮丘公駕鶴來到莒地,見這里洪水泛濫,正好有一山從東海飄來,就施法定住,取名“浮來峰”,又有一片樹林隨波而至,也用仙法定住,喚作“定林”。 浮來峰與老神仙道號相同,浮丘公認為有緣,便以此地為道場,修身養(yǎng)性。后來有一條黑龍在浮來峰東側造孽,被浮丘公移山而來,壓在山下。龍頭在山前,化為臥龍泉,龍尾在山后,化為龍泉,以此向百姓謝罪。這座山便被稱為“佛來峰”。再往后,又從南海飛來一山,即“飛來峰”。 在“浮來三峰”拱圍的山坳里,有商周老樹,晉代古剎,隋唐廟庵,是一處被文人騷客惦記了千年的地方,就連清順治年間莒州太守陳全國到此,也不得不發(fā)出“大樹龍蟠會魯侯,煙云如蓋籠浮丘”的慨嘆。 我來到這里,追尋著他們文思泉涌、詩興流連的背影,不知有多少次,在寺里縈繞著不絕如縷的梵唄贊偈聲里,品讀著莒邑名士張竹溪的“浮丘八觀”詩,沉醉在夕陽下,不肯歸鄉(xiāng)。 2 在這些文人騷客中,莒州太守陳全國之前,我穿越式地發(fā)現(xiàn),還有一位盯上了這個深邃幽凈的山坳。他就是1500多年前,出生在南北朝南梁時期東莞莒地的劉勰(字彥和),他少年時代篤志好學,立志通過學業(yè)文章踏入仕途,立身揚名。七歲的時候曾做過一個夢:滿天云蒸霞蔚,燦若錦繡,他緩緩地登攀而上,采擷片片彩霞…… 從此,他來到這個山坳里的定林寺,拜高僧僧佑為師,以后的十年里,劉勰夜以繼日,潛心攻讀,刻苦治學,利用定林寺豐富的藏書,閱讀了儒家的經典以及諸子百家、史傳和各家的論文集,尤其對儒家的經典有了深入的鉆研。同時對寺內藏經,區(qū)別部類,錄而敘之,整理而成。 這時,劉勰又做了一個夢,他夢見自己手捧丹漆禮器,跟著孔子南行,清晨醒來,欣喜萬分,忘情地贊嘆道:自生人以來,未有如夫子者也。偉大的先圣竟然垂夢于他,劉勰覺得自己應該發(fā)奮作為,經痛苦抉擇,放棄注經,而選論文,認為論文和注經,同樣能弘揚儒教。 于是他搦筆和墨,走論文之路,憑借寺內豐富的藏書,有之前潛心鉆研的基礎,晨鐘暮鼓,青燈黃卷,五年時間,鑄就了寄托著他心意的巨著《文心雕龍》。劉勰善于思辨,議論精彩,文思翩翩,包孕弘深,可謂千古奇文,魯迅稱堪與亞里士多德的《詩學》相媲美,為世楷式。 為了使這部巨著得到當時文壇的重視,名流的首肯,劉勰首先想到了沈約這位當時名高位顯的領太子少傅的尚書令。于是劉勰把書背著,像一個賣書的小販似的,在沈約上朝的路邊等著,當沈約坐車經過時,便攔住了他。 沈約好奇地把《文心雕龍》拿來閱讀,立即被吸引,認為此書“深得文理”,后來他常常把《文心雕龍》放在幾案上,隨時閱讀。經過沈約的稱揚,劉勰的名氣大了起來,《文心雕龍》得以在士林中傳播。同時三十八歲的劉勰,也告別了居留十多年的定林寺,起家奉朝請,踏上了仕途。 出仕后的劉勰,最值得一提的是,兼任東宮通事舍人期間,得遇昭明太子蕭統(tǒng)的厚愛,他的文學才華再一次煥發(fā)出熠熠光彩。蕭統(tǒng)自幼愛好文學,入主東宮之后,“引納才學之士,賞愛無倦”,在自己周圍形成了一個文學集團。 他們共同“討論篇籍”,“商榷古今”,一時“文學之盛,晉宋以來,未之有也”,深得文理的劉勰加入到他們當中,當然更是錦上添花,蕭統(tǒng)主持編選的我國第一部文學總集《文選》中所選文章,多與《文心雕龍》中論文體時的選文定篇相吻合。 由于僧佑的死,為了整理編撰他留下的大量經卷,梁武帝下令劉勰與沙門慧震到定林寺撰經,從此劉勰中斷了仕途,經卷撰成以后,劉勰上表要求棄官為僧,并燒掉了胡子和頭發(fā)自誓,得到了梁武帝的允許。劉勰從此變服為僧,改名慧地。 至此,我多次經過的定林寺大門上的那幅對聯(lián),由“三山環(huán)抱古寺,萬木叢中定林”,改為“法沐東來傳神定,慧地北歸校心經”,也就不難理解了。 3 佛來峰腳下,大理石臺階兩旁,古藤纏繞,松柏參天,我沿三檔逐漸變窄的臺階而上,就來到定林寺的大門,也是三間石頭到頂灰瓦翹檐的房屋,穿過正中的那間房屋,出了拱形門,就看到大雄寶殿前獨立木成林的那棵千年銀杏樹了。站在樹下,我好像穿越了一千五百多年,目光所及都透露著久遠的秘密。 這棵“銀杏之祖”,參天而立,遠看形如山丘,龍盤虎踞,氣勢磅礴,冠似華蓋,繁蔭數(shù)畝,庇佑了一方圣土,成就了千年定林寺。我了解到,劉勰變服為僧來到這里,主持佛事,并潛心研讀校定佛學經典,每日走出定林寺后門,登上佛來峰頂,在一塊巨石上坐定誦經。一天劉勰正專心誦經,忽然一陣山風,把三卷佛經吹到半空,不知去向。 劉勰無奈回到寺里,一眼看見大佛寶殿后的高臺上,端端正正放著那剛剛失落的三卷經書。這座土臺高不過六尺,方長不出三丈,但背坡向陽,蒼松翠竹,天然屏障,正是靜心讀經的好地方,于是劉勰選定這方寶地,親繪草圖,建成二層樓閣,取名“校經樓”。 現(xiàn)在從古老的銀杏樹下,進月洞門,有一所清雅小院,是定林寺第二進院子。院內垂槐罩地,青桐參天,桐槐深處,有一幢二層小樓,玲瓏有致,造型古樸,門匾上鐫刻“校經樓”三字,為郭沫若先生1962年親題。 這里佳木蓊郁,紫藤飄香,靜謐優(yōu)雅,樓墻一側附滿蔦蘿,綠葉瑩潔,為小樓增添了幾許幽幽古意。我的思緒飛揚,遙想當年,劉勰聞鐘而起,聞鼓而眠,聞板上殿,聞梆過堂,每天朝暮課誦、布薩誦戒、上供、過堂、普佛,每一活動,必不可少,一定十分清苦。在念誦的每一個起止,大殿里都會縈繞著不絕如縷的梵唄贊偈聲。 或許累了時,他從案前走出來,圍著寶殿前的銀杏樹轉過一圈又一圈,靜思默想,可是他心里的聲音銀杏樹聽到了。好友來找他談經說事,他干脆把經桌茶幾搬到銀杏樹下,一邊品茶,一邊說經論道,說到精彩處,銀杏樹也為他們鼓掌。 還會沿大門口走到寺外,來到怪石峪或與好友散步,或與慧震誦經,或突發(fā)奇想,在一巨石上篆刻“象山樹”三字,落款“隱士慧地題”?,F(xiàn)在文心亭就建在這塊巨石上?!跋笊綐洹保瑧髦敢皇?,“象”通“像”,指寺內眾多的神像,“山”即浮來,“樹”指銀杏樹,這三者合起來構成了浮來勝景。 在浮來山的東山口曾有一座過路牌坊,其正面的楹聯(lián)是:“浮丘公駕鶴來山曰浮來鄉(xiāng)人盡信,竺法汰傳禪定寺名定林遠客鮮知?!眲③陌大梅ㄌ?,親自撰寫了創(chuàng)建定林寺碑。誰能說,定林寺起名時,劉勰沒有考慮銀杏樹獨木成林的威名呢。 現(xiàn)在銀杏樹下,就有古代遺留的石烏龜碑座,剝蝕已相當嚴重,為建寺時所制,上面原載的就是“彥和碑”,而今變成了武中奇所題的莒魯會盟碑。劉勰埋頭校經,直至圓寂,埋骨塔林。浮丘塔林,在定林寺之西,今已塌平。 怪石峪西南部距今之文心亭約百米處,山崖上有康熙十年的題詠:“鐵佛憫莒歸地府,彥和碑碎遺荒墳?!彼聝茸詈笠晃恢鞒稚鸪?,每年清明節(jié)和“浴佛節(jié)”,都到塔林遺址前做佛事,以示紀念。 校經樓幾經滄桑,幾度興廢。我了解,到清順康間因失修將傾,這期間樓西毗廬殿也被毀壞??滴跛哪曛匦薅炙聲r,將毗廬殿與校經樓合并一處,上層塑毗廬像,底層仍為校經樓,民國十八年毀像時毗廬像被拆除,但劉勰遺作及寺里經卷仍存放在這里,校經樓之名,依然鳴于齊魯。 4 我第一次走進校經樓,已是上世紀九十年代末,那時已辟為劉勰生平陳列館。館內塑有劉勰像,陳列著各種版本的《文心雕龍》及歷代研究文獻。豐厚的資料珍藏,曾令史學泰斗發(fā)出“絕仰千古”的贊嘆,山東大學陸侃如先生的研究著作也在其中。 陸先生所起草的劉勰生平,書法大家蔣維崧先生親筆手書,制成屏風,立在劉勰塑像后面,字字珠璣,珠聯(lián)璧合,形成一道靚麗的風景。我多次和朋友“慕名”前來游覽浮來山,這所“慕”之“名”,并非只是那天下銀杏第一樹,更重要的,還是劉勰故居校經樓,在這里每走一步、每看一眼,都仿佛聆聽了劉勰校經之余的課誦聲。 雖然劉勰的課誦之聲早已遠去,浮來峰的回聲也已式微,但寺廟內外,亭閣之間,有讀不完的證史和碑文。國內書法大家蔣維崧、武中奇、啟功、趙樸初等都有筆跡留于石碑之上,而學術大師和政壇要員也時常來這里拜謁劉勰。 我也羼入其中,似乎在劉勰像和屏風前走一走,內心就變得大海般廣闊,胸懷也有了高山般的巍然,平日的行政煩囂、人事喧嚷、滔滔名利、爾虞我詐立時凈化,在自己的鞋子踏在校經樓地板上的清空聲音中,聽到了自己的心跳,不久就會走進一種清空的啟悟之中。 這時,清嘉慶年間奉政大夫張竹溪為浮丘八觀寫的《校經樓》的詩韻,伴著寺里的梵唄贊偈聲,又在我的耳邊響起:東陽車下博文名,燔發(fā)充歸退院僧。貝葉手編云外寺,蓮花心印佛燈前。高人遁世原無悶,才子談經定上乘。天為生公留福地,一聲梵唄遠山譍。 2019/05/27 【編者按】:名山大川往往都附麗著濃郁的人文色彩,人文給山水罩上了玄奧的文化青衫,使得一山一水具有了強烈的生命激情和傳奇色彩,歷久不衰。本文作者旁征博引,縱橫捭闔,值得一讀。 踩一下 () 頂一下 打賞 版權聲明:本文轉載自網絡,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僅供讀者參考,著作權屬歸原創(chuàng)者所有。我們分享此文出于傳播更多資訊之目的。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進行刪除,謝謝! 分享: 掃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唯安 歸舟 舊顏 末藍 深愛 眉兒 離殤 薄情 鬼棺 依作伴 訴清風 香橙ぽ 久愛不及 以誠待人 修竹凝妝 失眠飛行 想要擁抱 方寸 下一篇 照自己的意思去理解自己,不要小看自己,被別人的意見引入歧途。早安! 這個時候你是否相信《倔強》里的那句話:火燒 相關文章 有多少愛可以重來 一壺醉醉,一杯怕怕 櫻花謝時最美麗 春日雜記 Spring Records 遇見,芬芳成一樹花開 酒后感想 末伏,涼風漸至 “剪”不掉的感情 撿花生 知足,然后滿意的活 別了,“不列顛尼亞” 最后的 流年散盡,人生自此無初見 當竹林邂逅一場雪 時光里,我們都是趕路人 愛如捕風,吟淺雛菊的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