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jīng)典佛心禪語(精選67句)
1、 愿意做,快樂。 2、 歷史是時間的積累, 3、 微笑是最和平的語言。 4、 心合,齊力,力量大。 5、 街巷是道場,易修行。 6、 走多少路,做多少事。 7、 人心平淡,才有平安福。 8、 智慧使愛不變質(zhì),不染。 9、 另一方面, 要讓人相信。 10、 人心和,氣和,大地平安。 11、 教而學,學而做,做才說。 12、 知足有福,不知足則招禍。 13、 人生要堅持這一刻,不要空談妄想。 14、 管理不是指揮別人,而是做好榜樣。 15、 能升華人格的不是威權(quán),而是關(guān)愛。 16、 【大徹大悟佛學智慧】用心就是專業(yè)。 17、 業(yè)力不可轉(zhuǎn),但緣可造;要廣結(jié)善緣。 18、 只有及時競爭,接受考驗,才能成功。 19、 慈悲要發(fā)自內(nèi)心,造福要用身體行動。 20、 善要有自信,才能發(fā)揮不畏懼的堅定力量。 21、 寸寸感恩,一步步感情;感情是無私的愛。 22、 【大徹大悟佛學智慧】有福,應知福,知足。 23、 關(guān)心少一點,付出多一點,就是可愛的生活。 24、 發(fā)大心,立大愿,親身親身體會,德才顯現(xiàn)。 25、 凡事因貪而貧,去貪就簡,克己勤儉就能興家。 26、 如果你感激一切,每個人都能把貪婪變成慈悲。 27、 懂得生活禮儀,懂得愛自己;自愛的人會愛人。 28、 做環(huán)保,除凈山、凈海、凈大地外,還要凈心田。 29、 照顧好自己的心,社會和平;心安理得,世間有福。 30、 肯立志,就會向上精進;不肯立志,就是向下墮落。 31、 【大徹大悟的佛學智慧】心正路正,走下去不會偏離。 32、 感覺者,把握瞬間為永恒;迷人,浪費時間后悔遲到。 33、 慈悲不僅僅是用嘴說的,而是要實踐,走進人群付出。 34、 【大徹大悟的佛學智慧】心靈的欲望是人生最痛苦的原因。 35、 與人結(jié)好緣,每句話都是法;與人結(jié)惡緣,每句話都成是非。 36、 幸福與不幸之間,能付出就是幸福,希望得到幫助就是辛苦。 37、 沒有苦,就無法理解音樂的真諦。重要的是如何把苦變成快樂。 38、 堅持和把握不同堅持是為自己而戰(zhàn),把握是當下的努力。 39、 【讓人心靜的佛語禪心】無悔無怨,見證慈悲;無憂無求,體證喜舍。 40、 【讓人心平氣和的佛語禪心】小事善解人意,大事寬容。心是空的,穩(wěn)定的。 41、 【生活禪語】智慧與煩惱如天平多煩惱,少智慧;少煩惱,增加智慧。 42、 我們能有一絲微笑微笑,口中能不能做心訓練,心中建態(tài),培養(yǎng)自己安靜的心? 43、 是你的,遲早會是你的,沒必要擔心;不是你的永遠不屬于你。擔心它有什么用? 44、 成佛的因緣都在自己身上,諸佛的功德都在白心中圓滿,我們?yōu)槭裁匆蛲鈱で笮腋#?/p> 45、 富而不貪是施舍,塵而不染是戒律,痛而不恨是屈辱,疲憊而不懈是進步,思而不亂是禪,顯然不是智慧。 46、 彌勒菩薩在《寶性論》中說,佛教的真理有八種功德:不可思議;無二;無念;干凈;光明;治療;滅絕;道德意義。 47、 利生:水的存在就是利益。沒有水,人和動物就無法生存;沒有水,花草樹木就無法生長、發(fā)芽和結(jié)果。人、動物、一切生命、一切自然都離不開水的滋養(yǎng)。 48、 當面對死亡時,靈魂能否找到一個美麗的家,取決于道德知識的正確指導,而不是盲目實踐;靈魂能否選擇光明的未來取決于他們自己的生活實踐,而不是臨時的佛腳。 49、 寂天菩薩在《入行論》中說:一嗔能摧毀,f劫所積累,施供善逝等。,一切都是好的。也就是說,即使是在千劫中通過布施和供奉諸佛獲得的善行福報,只要你生氣一次,你也會抵消所有的善行。 50、 當你認識一個人時,他將來會成為你的親戚或敵人,這取決于你如何對待它;當你遇到件事時,它會給你帶來好處或麻煩,取決于你如何處理它;當你得到一件東西時,它會給你帶來幸?;蛲纯?,取決于你如何使用它。 51、 佛教智慧在大地震災難中,螞蟻因為它們的小而幸存,蝴蝶因為它們的輕而沒有受傷。如果人類的自我不是那么大,自私不是那么沉重,當遇到起伏和挫折時,它就不會受到那么大的影響,就像螞蟻一樣幸存下來,就像蝴蝶一樣。 52、 勇氣:無論前方是懸崖還是崎嶇不平,水都毫無疑問地向前邁進,形成瀑布、河流和大海。人們也應該有勇氣,在人生的道路上,無論遇到挫折還是逆向命運,都應該堅決面對、挑戰(zhàn)、接受和轉(zhuǎn)變,最終像水融入大海,所有逆向命運和障礙轉(zhuǎn)化為命運,克服一切。 53、 學習佛教很長一段時間,但仍然不知道麻煩,表明我們的佛教僅限于學術(shù);實踐多年,但仍沒有解決麻煩,表明我們的實踐只注重形式;即使聲稱是老師、活佛、堪布、法師、成就者,如果你仍然沒有克服麻煩,沒有愛和智慧,那么這些成就者的名字就是虛假的名字。 54、 當有人批評你的時候,若是你自己沒有錯誤,何必為它而生氣煩惱?若是你真的有錯誤,為它生氣煩惱又有何意義?他說的是真話呀!正如薩迦格言所說:聰明人可以勇敢地糾正自己的錯誤,傻瓜甚至不敢承認自己的缺點;鷹可以啄死有毒的蛇,烏鴉甚至不敢冒犯蛇。 55、 不傷害眾生,就是破壞邪惡;能造福眾生,就是做好事。小乘行者注重破壞邪惡,大乘行者注重做好事。離心是破壞邪惡的起點;菩提心是做好事的動力。證明悟空是大乘和小乘的共同趨勢。為個人解脫而修證無我是小乘佛法的解脫之道;為普及眾生證明佛果是大乘佛法的菩提大道。 56、 當我們遇到外部世界時,它給我們帶來的是快樂還是痛苦,快樂還是麻煩,都取決于我們自己的內(nèi)在心態(tài)。年輕、執(zhí)著的人,即使遇到難以解決的問題,也會非常平靜、善于解決,反映他的寬容和智慧;大、堅持的人,即使遇到瑣碎的事情,也會讓他沮喪,導致傷害他人和自己的事情。 57、 幸福和幸福來自真理。真理不在于外部,而在于自己的內(nèi)心。然而,并不是每個人都能依靠自己來認識到內(nèi)在的真理,而是依靠命中注定的好知識來認識到內(nèi)心的本來面目。我們有條件追求真理。如果我們不追求真理,我們就會失去生為人類的高級思維的價值。這和其他動物有什么不同? 58、 雖然我們皈依很早,但我們?nèi)匀粵]有虔誠,表明我們有嚴重的業(yè)力障礙;雖然我們學習佛教很長一段時間,但仍然沒有離心,表明我們非常貪婪;雖然我們認真實踐,但仍然沒有菩提心,表明我們非常自私;雖然我們冥想了很長一段時間,但仍然沒有建立空洞的觀點,表明我們非常無知。 59、 佛教的真理是最獨特、最高貴、最罕見的寶藏。彌勒菩薩在寶藏性論中說:因為稀有,因為規(guī)模,因為勝利,因為世界上最美麗,因為最高貴,因為一致,所以它被稱為稀有的寶藏。因此,不一定任何人都能遇到,任何地方都會出現(xiàn),任何時代都會出現(xiàn),而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好運和佛陀的和愿望的結(jié)果。 60、 如果有人問:佛教的真理是如此的獨特、有價值和珍貴,那么為什么大多數(shù)人追求感官享受和直接利益而不是真理呢?南于我們的欲望,無法抗拒世界的誘惑;因為無知,無法認識到佛教的真理。所以只追求世界的幸福,而不是真理。我們的思想混亂逆轉(zhuǎn),行為結(jié)束?。∵@和買棺還珠的故事沒什么區(qū)別。 61、 禪宗啟蒙所有宇宙和生命的真理,被稱為世俗菩提心;超越所有宇宙和生命的真理,被稱為勝利菩提心。世俗菩提心和勝利菩提心是佛教唯一的真理。世俗菩提心,從利他主義的角度來看,就像美麗的花朵,給眾生帶來幸福;勝利菩提心,從自利的角度來看,就像豐滿的果實,他們自己的成就是完美的。 62、 【大悟佛學智慧】沒有賢菩薩生病的跡象,表現(xiàn)出沉默的跡象。弟子問上師會投入什么凈土?大師示意:以前有當派大師愿意投入地獄。所以,如果我能利益別人,我也很高興投入地獄。如果我不能利益別人,我就不想投入凈土。無論如何,雖然我沒有獨立的能力,但我希望投身于一個能利益別人的生活。 63、 例如,當金翅鳥在虛空中高高飛翔時,它的影子雖然沒有出現(xiàn),但也不是沒有身影。最后,無論它降落在哪里,黑暗的身影都會出現(xiàn)在那里。同樣,雖然善惡的后果暫時不一定是現(xiàn)在,但最終也不可能不在自己的頭上。比如《功德藏》云:金翅鳥在高空飛翔,雖然暫時看不到身影,但與沒有離合,因緣聚合定現(xiàn)。 64、 六度給人們帶來的世界美德:布施不僅能獲得榮耀和財富,還能培養(yǎng)滿足和幸福。戒律不僅能讓每個人都快樂,還能培養(yǎng)道德完美。忍受羞辱不僅可以獲得莊嚴的外表,還可以培養(yǎng)心靈的善良。進步不僅能取得成功,而且還能發(fā)展毅力。冥想不僅能獲得心靈的平靜,還能發(fā)展穩(wěn)定的行為。智慧不僅能獲得身心F{還能培養(yǎng)保持意識。 65、 一些佛教徒非常重視冥想,但忽視了積累美德和傳播祝福。這就像在沒有燃料的情況下追求火災一樣,這是非常愚蠢的。如果實踐的食物和祝福不夠,無論如何冥想,也不能產(chǎn)生任何集中,也不能達到任何領(lǐng)域。我們應該從生活開始,從真誠對待人,關(guān)心生活開始,在現(xiàn)實生活中逐漸增加祝福,使道德成功,集中自然提高,智慧自然成功。 66、 財富是無常的,最終會耗盡,應該放棄吝嗇,廣泛的關(guān)系;地位是無常的,最終會下降,應該放棄自私,無私的奉獻;名聲是無常的,最終會失去,應該放棄我慢,傳遞愛;親戚是無常的,最終會離散,應該放棄抱怨,和諧相處;身體是無常的,最終會衰老,應該放棄貪婪,勇敢和進步。永恒的真理誕生于無常的概念中,在生活的每一點都找到了覺醒的方式。 67、 有人說皈依佛教有很多規(guī)則,沒有自由。這是逃避學習佛教的借口,這是非常不合理的。我們應該在生活中始終遵守規(guī)則。為了有一個美好的未來,我們應該從小遵守學校的規(guī)定;為了事業(yè)的成功,我們應該遵守工作單位的制度;為了保護健康,我們應該遵守醫(yī)生的建議同樣,即使佛教清規(guī)多,生活不自由,我們還是要皈依上師三寶,否則如何才能保證從輪回中解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