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鄭成功》觀后感600字
《英雄鄭成功》是一部展示鄭成功滿懷愛國理想,誓死收復(fù)臺灣,維護祖國**的戰(zhàn)爭片。影片跌宕起伏的情節(jié),壯觀激烈的場面深深震撼了我的心靈。中秋節(jié)的那一天,看完這部愛國主義電影,我內(nèi)心久久不能平靜。 公元1645年,臺灣正被荷蘭人侵占。鄭芝龍之子鄭森求學回到福建,隆武帝見鄭森英姿勃發(fā),感其報國之志,遂賜其國姓,并名“成功”,希望他振興大明,收復(fù)臺灣。盡管鄭成功奮力抵抗,無奈勢單力薄,不得不退守廈門以圖后計。 十幾年過去,收復(fù)臺灣的理想如火焰時時在心中燒灼著鄭成功。 公元1661年,鄭成功率兵兩萬五千、戰(zhàn)艦兩百艘進攻臺灣。憑借大潮天降神兵于赤嵌城下,荷軍倉皇應(yīng)戰(zhàn),眼看抵擋不住,便將鄭成功的朋友薛良等人押在城頭作為人質(zhì)。薛良遙望鄭成功,微笑間毅然跳下城樓。鄭成功率眾將士殺出一條血路,攻下赤嵌城。八個月后,荷軍總督簽下投降書,交出臺灣島,臺灣又回到了祖國的懷抱。 鄭成功不愧是民族英雄、壯士豪杰。他胸懷祖國,大義凜然,英勇頑強,威武不屈。當敵人用他的朋友當人質(zhì)的時刻,他舍“朋友小義”、取“國家大義”,沒有向侵略者投降。如果沒有他立志報國、奮勇拼搏、舍身求義,現(xiàn)在的臺灣,還會落在“海上霸王”荷蘭殖民者手里,中華民族的大好河山,不會有今天的完整和美麗; 鄭成功不愧是守理想而堅定,遇挫折而不衰的智者。公元1645年他丟失城門敗退后,沒有沉淪,沒有埋怨,而是增強實力,等待戰(zhàn)機。16年的臥薪嘗膽,16年的“強身健體”,他終于在公元1661年“猛虎下山”,一舉擊破強大的“海上霸王”,實現(xiàn)了自己夢寐以求的理想。 而今,我們處在和平年代,不需要去硝煙的戰(zhàn)場戰(zhàn)斗,我們也不需要成為壯士豪杰,但我們應(yīng)學習鄭成功“守理想而堅定,遇挫折而不衰”的精神,胸懷遠大理想、立志成才報國,用實際行動,用我們優(yōu)秀的成績回報祖國! 我想起我們學校每周一的升旗儀式。紅太陽從東方冉冉升起,撫摸著我們的臉龐。嘹亮的國歌聲響徹在操場上空,紅旗緩緩升起來,與太陽交相輝映。我們一起行少先隊禮,向國旗致敬!我們胸懷理想,為自己是一名少先隊員而感到驕傲。 我又想起我那悲催的考試成績。有時成績讓我欣喜,有時成績讓我失落。偶爾的進步,不應(yīng)成為我驕傲的資本;多次的失敗,也不能成為我前進的“跘腳石”。路漫漫其修遠兮,我將上下而求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