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亚洲欧美综合在线777|久久综合九色综合久桃花|欧美亚洲国产日韩综合aⅴ

<label id="qutfd"><tt id="qutfd"></tt></label>

  • <span id="qutfd"></span>
    <object id="qutfd"></object>
    <address id="qutfd"><ul id="qutfd"><strike id="qutfd"></strike></ul></address>
  • <address id="qutfd"><ul id="qutfd"><strike id="qutfd"></strike></ul></address>
    <td id="qutfd"><video id="qutfd"></video></td>
    <menu id="qutfd"></menu>
  • 說說網(wǎng)

    首頁 > 說說美文 > 優(yōu)美散文 >

    優(yōu)美散文

    【丹楓】綠皮車(散文)

    優(yōu)美散文2021-04-0368舉報/反饋
    摘要:編者注:原創(chuàng)首發(fā)。

    【丹楓】綠皮車(散文) 只要一提起綠皮車,人們就不由自主會想到鐵路,想到曾經(jīng)常常坐過的綠皮車,以及關于綠皮車的諸多故事。
       我是干鐵路電務設備維修的,雖然不像火車司機、列車乘務員,或者站務員那樣,整天和行車打交道,懂得更多的綠皮車知識,但幾十年的耳濡目染和刻意留心,對于有關綠皮車的前世今生也略知一二。
      
       一
       綠皮車,其實就是鐵路客車當中綠色涂裝配黃條色帶、無集中供電空調裝置的車體的俗稱。也是中國鐵路二十世紀五十年代至八十年代中國旅客列車最具代表性的形象。
       那個時候,只要一想到奔馳的列車,腦海里浮現(xiàn)的就是清一色的綠皮車,只要一看到或者乘上奔馳的列車,車體還是清一色的綠皮車,就連課本上的列車圖片、老師讓我們學習畫火車的顏色,也被涂上了富有生命力的草原綠色??梢哉f綠皮車,就是當時中國鐵路運輸?shù)拇~。
       記得第一次看火車的時候,已經(jīng)是14歲的少年了。由于家鄉(xiāng)距鐵路很遠,又隔著一條寬寬的渭河,很難有機會去鐵路邊玩,更難有機會去看火車。對鐵路和火車的概念,只能從書本上和大人們的談話中得知,再就是從《火車司機的兒子》和《鐵道游擊隊》兩部電影中感知。印象最深的就是那冒著白煙的蒸汽機車和中間涂有棗紅色的八個大鐵輪(兩邊各四個),大小和農(nóng)村當時的牛拉大車的輪子差不多。至于車體的顏色,還真沒有太注意,隱約記得是草原綠色。直到十四歲那年,我自認為是大人了,便和幾個伙伴們專門步行去了一趟鐵路邊,真正地看了一次火車。
       那是一個秋季的星期天,我們一行五人早早地起床,早早地吃過早飯,帶上媽媽給我們準備的鍋盔,沿著鋪滿砂石的公路,向著五十公里外的火車站走去。
       其實我們家鄉(xiāng)距西寶鐵路,直線距離最多也就二十公里,之所以要走五十公里的路程,主要是一條渭河阻擋了我們的去路。要想去火車站,必須沿著渭河南岸向東多走40公里,然后過橋,順著渭河北岸向西走八公里,再向北走兩公里,才能到達目的地——火車站。
       那個時候,河南河北的水泥石橋很少,要去河北辦一件事很不方便。尤其是我們家鄉(xiāng)附近的村民,往往因為路遠不去河北,時間一長,好像河北是另一個世界,風土人情、大情小事、發(fā)展變化,很少有人知道,也無需知道。
       要不是每天夜深人靜時分,隱約傳來的火車汽笛聲誘惑著我們,讓人產(chǎn)生無限遐想的話,誰會走那么遠的路去看火車?
       秋天的景色是迷人的,除了河堤兩旁綠蔭如蓋的各種樹木使勁地瘋長外,就是隱藏在樹陰里的無數(shù)個知了的狂叫。它們好像在歌詠比賽,一個比一個嗓門高,一個比一個聲音脆,誰也不肯掉隊,哪怕是稍微的停息,都會影響比賽的效果和各自的形象。而那滾滾流淌的渭河水,在這個陰雨較多的季節(jié)就更加洶涌澎湃,讓本來還有一段長滿荒草的河床,也被暴漲的河水所淹沒,似有“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的悲壯之美。
       上午十一點鐘的時候,我們趕到了鐵路邊。雖然已經(jīng)汗流浹背,口干舌燥,但一看到兩條筆直的鋼軌在太陽的照射下,如兩條金色的緞帶伸向遠方,心里就有一種說不出的興奮,一下子躍上高高的路基,站在股道中間歡呼雀躍起來。
       那個時候,火車很少,速度很慢,鐵道兩邊也沒有封閉網(wǎng)。人們常常在股道上行走,在鐵路邊放牛放羊,根本不擔心呼嘯而來的火車對生命會有危險。因為即使火車來了,也會鳴笛提醒,再下道避車,完全來得及。
       我們幾個伙伴就這么站在股道上,奔呀跳呀,一會兒雙腳站在鋼軌上行走,一會兒又踩著枕木數(shù)個數(shù),還不時撿起道砟,向著鋼軌延伸的方向擲去,并摸著光滑窄長的鋼軌,討論著一個個心中的疑問:窄窄的火車輪子怎么在窄窄的鋼軌上奔跑,不怕掉下來嗎?火車頭就那么一點,怎么會拉動那長長的車體?那一個個車廂又是通過什么連接在一起的?
       帶著這樣的疑問,我們邊玩耍,邊焦急地等待著火車的到來。
       本來我們是要順著鐵路往西步行去火車站,但一想到還有十公里的路程,實在累得走不動了,才決定就近看看火車算了。就是走到火車站,不也是看火車嗎?哪里看都一樣。
       等待有時是一種痛苦。
       就在我們?yōu)榈却涣谢疖嚨牡絹矶塾r,一聲劃破長空的汽笛聲吸引了我們。我們幾乎是在同一時間把目光投向了火車開來的方向。
       一列冒著白煙的蒸汽機車,呼嘯著由東向西飛奔而來。
       也許是我們幾個人的危險動作妨礙了火車的正常運行吧,司機在拉響了一陣汽笛之后,又連續(xù)不斷地鳴笛提醒。如夢初醒的我們,慌忙跑下鐵道,遠遠地站在路基下的小路上,一眼不眨地迎著火車從我們身邊呼嘯而過。圓筒似的蒸汽機頭,像一個威風凜凜的黑色巨人,頭頂冒著白煙,腳上踩著風火輪,發(fā)出沉重的“轟隆轟隆”聲響。身后掛著的一節(jié)又一節(jié)綠色車廂,尾隨其后,像一支紀律嚴明的作戰(zhàn)部隊,在統(tǒng)一的命令指揮下,勇往直前。我們特意地數(shù)著,整整十二節(jié)之多,每一節(jié)車廂都坐滿了人,有的相互聊天;有的趴在茶幾上睡覺;有的手扶座椅直直地站著;有的來回走動,但更多的是向窗外張望。直到整列火車從我們身邊駛過,我們還眼巴巴地看著它,由大變小,漸漸消失。
       這就是我朝思暮想的火車,真真切切地被我們看到。雖然只有短短的兩三分鐘,但卻震撼了我們幼小的心靈,讓我們對這充滿生命的綠色更加向往,一個個表示還沒有看過癮,或者說,沒有看清這一節(jié)節(jié)如大房子似的車廂在連起來的時候,是怎樣在光滑的鋼軌上平穩(wěn)奔跑?
       于是,我們又一次站在路邊的樹陰底下,等待下一趟火車的到來。
       正是午飯時分,出門時母親帶給我們的鍋盔,此時派上了用場。
       我們就像吃一頓豐盛的午餐:你吃我一塊,我咬你一口;你說我的好吃,我說他的有味,誰也不嫌棄誰,就像親兄弟一樣,在說笑中評論火車,在等待中明確分工。你重點關注蒸汽機車的輪子構造,他重點關注綠皮車廂起點至終點的牌子名稱,我重點查看火車輪子在鋼軌上的奔跑速度……
       我們在一趟又一趟飛馳而過的火車奔跑中,看清了蒸汽機車的大鐵輪共有八個,兩邊各有四個,跑起來用長長的活塞來回帶動;看清了綠皮車的車廂除了涂有草原色外,車窗上下還配有兩條對比非常明顯的黃色帶;看清了火車的車輪并非和鋼軌一樣,有著光滑的平面,而是內側明顯突出,奔跑起來,輪子的內側緊緊扣住鋼軌內側,既平穩(wěn),又快速;看清了車廂與車廂的連接是靠一個個重有四十公斤的大鐵鉤,就像兩只手那樣,十個指頭緊緊地反扣在一起。
       這就是我第一次對火車的全部了解,它的威武,它的氣勢,它的速度,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至于從那時起,我就暗下決心,長大后,如果有可能,一定要當一名鐵路職工。
      
       二
       也許是從小對鐵路的熱愛和向往!也許是冥冥之中的上天安排!當我真的長大成人、面對諸多行業(yè)選擇的時候,依然決然地選擇了鐵路。
       從此,我成了一名鐵路職工,不但天天和鐵路打交道,坐車也成了工作的一部分。而此時的火車,依然是蒸汽機車,依然是綠皮車。所不同的就是對它的了解更全面,認識更深刻:車廂里永遠是人滿為患。夏天沒有空調,只有草帽般大小的兩臺搖頭電扇,等距離地懸掛在每節(jié)車廂的頂部,即使一刻不停地旋轉,也絲毫沒有消除車廂的悶熱。人們依然喘著粗氣,淌著熱汗,擁擠在車廂的走廊上,不停地用眼睛掃視著兩邊的車窗。只要發(fā)現(xiàn)哪個車窗沒有開大,便會不停地大聲喊道:“熱死人了,把車窗開大,快把車窗開大?!蓖瑫r,焦急地等待著列車的啟動。因為只有列車跑開了,窗外的風才呼啦啦地吹進來,給悶熱的車廂帶來涼意,讓差點窒息的神經(jīng)頓時活躍起來。
       這個時候,人們往往無拘無束,有說有笑,好像久別重逢的朋友,沒有隔閡,也不生疏。有的小伙竟沒話找話地和身邊漂亮姑娘搭訕,有座位的也殷勤地把座位讓給姑娘,有的說話時故意把聲音抬得老高,以引起姑娘們的注意。雖然車廂里擁擠悶熱,但小伙們的心里卻倍感舒服。有能搭上話的漂亮姑娘們陪著,就是再熱再擠也心甘情愿。
       此時的他們,只恨路途太近,時間太快,上天賜予的浪漫情懷過于短暫。
       夏天是這樣,冬天就更是如此。沒有暖氣的車廂如同一個四面透風的冰窖,雖然車窗關得嚴嚴實實,但從車窗縫隙透出的寒風卻如刀割一般,疼痛難忍,尤其是兩節(jié)車廂連接處的過道風,如萬箭穿心,砭人肌骨。人們只能一個個豎起衣領,縮著脖子,雙手伸進袖筒或戴上手套。在冷似鐵的“冰窖”里,飽受慢慢旅途的煎熬。
       如此條件簡陋的綠皮車,非但沒有浪漫情懷,即使有,也被這刺骨的寒風肅殺得無影無蹤。這樣的旅途,是一種受罪,更是一種痛苦。
       但作為一名鐵路職工,即使干的不是窗口崗位,坐車的機會也遠比路外的人們多得多。這種上車沒有座位,和旅客擠在一起的情況常常出現(xiàn),對綠皮車的體驗就更加直接和明了。比如臟、亂、差是其主要特點:廁所要么沒有水沖,要么水小沖不干凈;擁擠的車廂像一個自由市場,有推車叫賣啤酒、飲料、礦泉水的,有賣瓜子、花生、水果糖的,還有專門提著籃子賣燒雞、水果的。不知是便宜,還是為了消磨旅途的無聊時光,很多旅客出手大方地買了自己喜歡的零食,往茶幾上一放,不管不顧地吃喝起來,又很不客氣地把瓜子皮、水果皮、雞骨頭、飲料瓶、空飯盒往腳底下一扔,然后很響亮地打幾個飽嗝,舒服地靠在座位背上,瞇著眼睛呼呼大睡了??吹脭D在走廊的人們,不屑地瞪著眼睛,卻無人出來制止。因為,整個座位上的旅客幾乎都是同樣的動作,乘務員也很少前來阻止,即使偶然過來說上兩句,也根本不起作用。這些吃零食的旅客們,依然我行我素、毫無收斂,再加上脫掉鞋子的腳氣味,讓整個車廂臭氣熏天,令人窒息。
       后來,坐車的次數(shù)多了,我才慢慢發(fā)現(xiàn),當時的綠皮車上,就是一個騷動不安的世界,改革開放初期的習習春風,不但活躍了人們的思想,也放開了人們的手腳,人們紛紛走出家門,乘上火車,以各種不同的方式搞活經(jīng)濟,就連那些以跑車為己任的鐵路職工也蠢蠢欲動。他們不但利用跑車的便利條件互帶特產(chǎn),賺取差價,也對那些小商小販網(wǎng)開一面,綠燈通行。于是,車廂變成了市場,人人變成了商販,只要交錢,誰都可以沿途販賣。管理不嚴,制度虛設,宗旨意識不強,服務觀念落后,以至于車廂內的衛(wèi)生打掃、煤燒開水,無心去做也無人去做。乘客們只能在臟、亂、差和無開水喝的環(huán)境中默默忍受、苦苦煎熬。
       這就是一個時期鐵路綠皮車的世界,雖然吹進了很多雜塵,影響了車廂的整體環(huán)境,但象征著生命的草原綠色車體,卻始終艱難的奔馳向前。
      
       三
       很快,鐵路進入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快車道。六次大提速,讓牽引機車在短短的幾年內發(fā)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先是長期使用的蒸汽機車被內燃機車所代替,再是內燃機車被電力機車所替代,就連長期使用的綠皮車體也紛紛退出歷史舞臺,被紅白相間的顏色即“紅皮車”所取代。
       改造后的紅皮車,不但提高了車窗的密封性和透明度,墻板、座椅、地板、水暖管道也更換一新。原來的電風扇全部更換成空調,廁所內的沖水設備也改造成便利的腳踏和手動按鈕,更重要的是列車速度得到了大面積提高,根據(jù)不同的車速分為普客、快速(K字頭)、特快(T字頭)和直達特快(Z字頭)列車車體;時速也由原來的120公里每小時,提高到140公里每小時和160公里每小時。并把服務質量擺在了重中之重的位置,“微笑服務”“親情服務”“熱情服務”等理念越來越成為鐵路行業(yè)追求的目標和行業(yè)準則,“人民鐵路為人民”的宗旨得到充分體現(xiàn)。人們坐車再也不會出現(xiàn)以前那種“夏天一身汗、冬天直哆嗦,開水喝不上,廁所氣難聞”的臟亂差現(xiàn)象,隨之而來的是:“您有什么困難,請告訴我。”“請不要在車廂內吸煙,請您到通過臺吸煙?!薄罢埬殉允O碌墓し旁诠P里好嗎,謝謝。”“你要找衛(wèi)生間嗎?請跟我來?!薄罢埬垂芎米约旱奈锲?,以免發(fā)生意外。”等等。
       坐在這樣的車廂里,享受著如此熱情周到的服務,這樣的感覺,充滿了快樂,這樣的旅途生活,幸福滿滿。
       但是,這并不是鐵路行業(yè)追求的最終目標,本世紀初出現(xiàn)的時速200公里每小時乃至350公里每小時的動車組快速列車,標志著中國鐵路進入了高鐵時代,并很快走出了國門,走向了世界,成為一張最靚麗的名片。
       誰能想象,昨日還是臟亂差的綠皮車,今天卻變成了風一樣速度的白色動車組;昨日還是坐車一次,受罪幾天的感覺,今天卻享受著朝發(fā)夕至的親人般服務;昨日還是擠在車廂里喘不過氣,今天可以坐在舒適的座位上,想睡就睡,想看手機就看手機,其心飛揚,其樂融融;昨日還是為買一張車票,起早貪黑地排隊,今天只要在網(wǎng)上一點,什么樣的車票即可到手,甚至連車票都不用取,電子客票的使用,坐車更加便利。
       這種高鐵時代的中國名片式的交通工具,不僅讓每一位旅客的出行更加舒適和順心,也讓每一個中國人尤其是鐵路職工感到驕傲和自豪。
       然而,那種最初運行的綠皮車并沒有從鐵路上完全消失,就像那些從主要崗位上退下來的退休職工一樣,依然在各自的活動范圍內發(fā)揮著力所能及的光和熱。它們不但承擔著沿線各小站通勤車的責任,還承接貧困山區(qū)扶貧車的義務。每逢春運車體緊張、客流量超員的時候,那奔馳在千里鐵道線上的一列列綠皮車,就是緩解春運壓力的最好方式。它們的服務質量和眾多的紅皮車、動車組列車一樣,視乘客為親人,用真心去服務,保證每一名乘客的出行都是一次“安全出行、方便出行、溫馨出行”的美好體驗。
       這也許就是綠皮車依然發(fā)揮其獨特作用,并一直被人們津津樂道的魅力所在吧!
       綠皮車,一個時代的寵兒,見證中國鐵路飛速發(fā)展的歷史變遷。
      
       2020.8.9
      

    (責任編輯:副主編)
    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