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在哪里,哪里就是年
有位女作家說,母親在哪里,哪里就是年。我這些年總是回故鄉(xiāng)過年,讓漂泊的心回歸家的港灣,在母親的身邊團聚團圓,歡歡喜喜,感受節(jié)日與親情。而這也正是母親最幸福最開心的日子,她說干什么都痛快,吃什么都香呀。 老家在天臺嶺下的山溝里,是個有百年歷史的老村。日子富了,生活好了,年味兒似乎更濃了。 過年時不但找回來古老的習俗,而且添上了現代的內容和色彩,這也許是當今山里農民的一種抒發(fā)與表達吧。一進臘月,母親就沒黑沒白地忙活,從吃的住的到用的玩的,一切都準備就緒,就等兒孫們回家來。母親滿頭白發(fā),依然牽掛我們,一聽到汽車的響聲,就跑出來看看是不是孩子們回來了。 大年三十兒這天一大早,接二連三的鞭炮聲就把我們喚醒了。大人小孩紛紛出門,掃院子、貼對子、拉紅綢、掛燈籠,屋里屋外都是歡聲笑語。這時的天空是藍的,天臺嶺的天空始終是那種透明瓦亮的藍,讓人愉悅。遠望山如白象蠕動,近觀河似銀帶蜿落,一派潔白。在這樣自然景色的映襯下,那些紅春聯(lián)、紅福字、紅掛彩、紅燈籠、紅鞭炮、紅綢子、紅窗花、紅掛桿……尤顯鮮艷、火熱,把年的氣氛烘托得更加隆重熱烈了。時有賣冰糖葫蘆、賣彩色氣球、賣紅蠟的小販走來,叫賣聲聲,又添幾分熱鬧的喜氣。 在母親住的房間里,我們總要貼上喜慶有余的年畫。一群戴著紅布兜兜的胖孩子,歡歡喜喜地騎著大鯉魚的畫面,是母親最喜歡的。她看著看著就樂了,轉身忙著去做供品。具有特定意義的幾葷幾素,都由母親一人操持,那樣虔誠鄭重,她認為這是節(jié)日中最重要的事情。當供上家譜祭祖時,母親深沉地一一介紹她熟悉的前輩,囑告兒孫不能忘記他們。面對家譜,母親說:“各位祖宗回來和咱一起過年,千萬吃好喝好呀!”接著母親帶領我們跪拜磕頭。然后吃團圓飯,大家圍坐在母親身邊,親親熱熱,母親臉上盡是幸福而滿足的笑了。 除夕守歲,大家輪流陪伴母親,都是興致勃勃的。我和弟弟妹妹陪母親看電視,神聊銀屏內外,母親搶著發(fā)表看法,不過大多是老眼光??蠢哿耍瑑合眰兙秃湍赣H玩古老的游戲抓鬃,就是扔起12塊羊的踝骨,然后分別用手心和手背去接,還要哄搶。很簡單,卻別有意思。母親小時候就喜歡做這種游戲,所以玩起來興致濃濃,仿佛又年輕了一回。孫子孫女們一會兒來喊奶奶,一會兒來拽奶奶,教她拿手機發(fā)短信,教她上網看電影。母親真的憋不住笑了,連連說咱也現代了。 吃過年夜餃子之后,我們排著隊給母親拜年,母親便分發(fā)壓歲的小紅包,深情地對每個人說一句祝福和希望的話,和美溫馨,暖意融融。這一夜誰都沒睡,共同等待春天的第一個早晨。 大年初一,喝罷春酒,母親就穿上那件紫紅色的唐裝,滿臉都是紅光。當純凈新鮮的霞光把道道雪線映紅時,村里組織的拜年秧歌隊來了,彩旗飄飄,鑼鼓喧天。母親告訴我們多燃放鞭炮表示歡迎,她還親自向秧歌隊贈送禮品。別看是冰天雪地,踩高蹺的姑娘小伙兒們卻扭得很美很浪,長綢飄舞,彩扇翻飛,嗩吶聲與歌聲和諧交織,歡快而又熱鬧。 新一年的春天就這樣開始了。(王忠范) (責任編輯:副主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