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余秋雨的人生哲理散文
九十年代,余秋雨的散文作品暢銷海內外。余秋雨的散文通過對文化現(xiàn)場意義的重新解讀,對文人命運的重新思索,昭示了人類歷史的演進過程,民族的思維方式與美學取向。下面是美文閱讀網(wǎng)小編整理的有關余秋雨的人生哲理散文,希望我們的文章你能喜歡。 有關余秋雨的人生哲理散文篇一:沙原隱泉 沙漠中也會有路的,但這兒沒有。遠遠看去,有幾行歪歪扭扭的腳印。順著腳印走罷,但不行,被人踩過了的地方,反而松得難走。只能用自己的腳,去走一條新路?;仡^一看,為自己長長的腳印高興。不知這行腳印,能保存多久? 擋眼是幾座巨大的沙山。只能翻過它們,別無他途。上沙山實在是一項無比辛勞的苦役。剛剛踩實一腳,稍一用力,腳底就松松地下滑。用力越大,陷得越深,下滑也越加厲害。才踩幾腳,已經氣喘,渾身惱怒。我在浙東山區(qū)長大,在幼童時已能歡快地翻越大山。累了,一使蠻勁,還能飛奔峰巔。這兒可萬萬使不得蠻勁。軟軟的細沙,也不硌腳,也不讓你碰撞,只是款款地抹去你的全部氣力。你越發(fā)瘋,它越溫柔,溫柔得可恨之極。無奈,只能暫息雷霆之怒,把腳底放輕,與它廝磨。 要騰騰騰地快步登山,那就不要到這兒來。有的是棧道,有的是石階,千萬人走過了的,還會有千萬人走。只是,那兒不給你留下腳印,屬于你自己的腳印。來了,那就認了罷,為沙漠行走者的公規(guī),為這些美麗的腳印。 心氣平和了,慢慢地爬。沙山的頂越看越高,爬多少它就高多少,簡直像兒時追月。已經擔心今晚的棲宿。狠一狠心,不宿也罷,爬!再不理會那高遠的目標了,何必自己驚嚇自己。它總在的,不看也在。還是轉過頭來看看自己已經走過的路罷。我竟然走了那么長,爬了那么高。腳印已像一條長不可及的綢帶,平靜而飄逸地劃下了一條波動的曲線,曲線一端,緊系腳下。完全是大手筆,不禁欽佩起自己來了。不為那山頂,只為這已經劃干的曲線,爬。不管能抵達哪兒,只為已耗下的生命,爬。無論怎么說,我始終站在已走過的路的頂端。永久的頂端,不斷浮動的頂端,自我的頂端,未曾后退的頂端。沙山的頂端是次要的。爬,只管爬。 腳下突然平實,眼前突然空闊,怯怯地抬頭四顧,山頂還是被我爬到了。完全不必擔心棲宿,西天的夕陽還十分燦爛。夕陽下的綿綿沙山是無與倫比的天下美景。光與影以最暢直的線條流瀉著分割,金黃和黛赭都純凈得毫無斑駁,像用一面巨大的篩子篩過了。日夜的鳳,把山脊、山坡塑成波蕩,那是極其款曼平適的波、不含一絲漣紋。于是,滿眼皆是暢快,一天一地都被鋪排得大大方方、明明凈凈。色彩單純到了圣潔,氣韻委和到了崇高。為什么歷代的僧人、俗民、藝術家要偏偏選中沙漠沙山來傾泄自己的信仰,建造了莫高窟、榆林窟和其他洞窟?站在這兒,我懂了。我把自身的頂端與山的頂端合在一起,心中鳴起了天樂般的梵唄。 剛剛登上山脊時,已發(fā)現(xiàn)山腳下尚有異相,舍不得一眼看全。待放眼鳥瞰一過,此時才敢仔細端詳。那分明是一彎清泉,橫臥山底。動用哪一個藻飾詞匯,都會是對它的褻瀆。只覺它來得莽撞,來得怪異,安安靜靜地躲坐在本不該有它的地方,讓人的眼睛看了很久還不大能夠適應。再年輕的旅行者,也會像一位年邁慈父責斥自己深深鐘愛的女兒一般,道一聲:你怎么也跑到這里! 是的,這無論如何不是它來的地方。要來,該來一道黃濁的激流,但它是這樣的清澈和寧謐?;蛘撸纱鄟硪粋€大一點的湖泊,但它是這樣的纖瘦和婉約。按它的品貌,該落腳在富春江畔,雁蕩山間,或是從虎跑到九溪的樹蔭下。漫天的飛沙,難道從未把它填塞?夜半的颶風,難道從未把它吸干?這里可曾出沒過強盜的足跡,借它的甘泉賴以為生?這里可曾蜂聚過匪幫的馬隊,在它身邊留下一片污濁? 我胡亂想著,隨即又愁云滿面。怎么走近它呢?我站立峰巔,它委身山底;向著它的峰坡,陡峭如削。此時此刻,剛才的攀登,全化成了悲哀。向往峰巔,向往高度,結果峰巔只是一道剛能立足的狹地。不能橫行,不能直走,只享一時俯視之樂,怎可長久駐足安坐?上已無路,下又艱難,我感到從未有過的孤獨與惶恐。世間真正溫煦的美色,都熨帖著大地,潛伏在深谷。君臨萬物的高度,到頭來只構成自我嘲弄。我已看出了它的譏謔,于是急急地來試探下削的陡坡。人生真是艱難,不上高峰發(fā)現(xiàn)不了它,上了高峰又不能與它近乎??磥?,注定要不斷地上坡下坡、上坡下坡。 咬一咬牙,狠一狠心。總要出點事了,且把脖子縮緊,歪扭著臉上肌肉把腳伸下去。一腳,再一腳,整個骨骼都已準備好了一次重重的摔打。然而,奇了,什么也沒有發(fā)生。才兩腳,已嗤溜下去好幾米,又站得十分穩(wěn)當。不前摔,也不后仰,一時變作了高加索山頭上的普羅米修斯。再稍用力,如入慢鏡頭,跨步著舞蹈,只十來下就到了山底。實在驚呆了:那么艱難地爬了幾個時辰,下來只是幾步!想想剛才伸腳時的悲壯決心,啞然失笑。康德所說的滑稽,正恰是這種情景。 來不及多想康德了,急急向泉水奔去。一灣不算太小,長可三四百步,中間最寬處,相當一條中等河道。水面之下,飄動著叢叢水草,使水色綠得更濃。 有關余秋雨的人生哲理散文篇二:白蓮洞 寫完《柳侯祠》,南去20里,去看白蓮洞。 先我30余年,兩位古人類學家到這里作野外考察。他們拿著小耙東掘掘、西挖挖。突然,他們的手停住了,在長時間的靜默中,3萬年光陰悄悄回歸,人們終于知道,這個普通的溶洞,曾孕育過遠古人類的一個重要系脈。 今天,至少亞洲的許多人類學家都在研究他們的種族與“白蓮洞人”的血緣關系。更浪漫的學者甚至把聯(lián)系的長線拉上了南美洲的地圖。 在我看來,諸般學問中,要數(shù)考古學最有詩意。難怪不少中外大詩人兼通此道。白蓮洞要末不進,進去便是半個詩人。 我走進洞口。 不知是哪一天,哪一個部落,也偶然走進了洞口。一聲長嘯,一片歡騰。他們驚懼地打量過洞內黑森森的深處,野獸的鳴叫隱隱傳出。他們疑慮地仰望過洞頂?shù)溺娙槭?,不知它們會帶來什么災禍。但是,不管了,握起尖利的石塊朝前走,這里是該我們的家。 洞內的猛獸早已成群結隊,與人類爭奪這個天地。一場惡斗,一片死寂。一個部落被吞沒了,什么也沒有留下。又不知過了多少年月,又一個部落發(fā)現(xiàn)了這個洞穴,仍然是一場惡斗,一片死寂。終于,有一次,在血肉堆中第一個晃晃悠悠站起來的,是人而不是獸。人類,就此完成了一次占有。 我跌跌撞撞往里走。 有聲響了。頭頂有“吱吱”的叫聲,那是蝙蝠,盤旋在洞頂;腳下有“喇喇”的水聲,那是盲魚,竄游在伏流。洞里太黑,它們都失去了眼睛,瞎撞了多少萬年。洞邊有火坑遺跡,人在這里點燃了火炬,成了唯一光明的動物。深深的黑洞在火光下映入瞳孔,這一人種也就有了烏黑的眼珠。 想起了一篇作品《野古馬》,寫成吉思汗留下的一個馬群始終活著,奔馳游觀,直至如今。蝙蝠和盲魚也該是先民留下的伙伴吧?那末,我是在探尋祖宅。要與蝙蝠和盲魚對話,實在顯得矯情;但是,我直盯盯地看著它們,確也心事沉沉。 論安逸,是它們。躲在這么個洞子里,連風暴雨雪也沒挨到一次,一代又一代,繁衍至今。人類自從與它們揖別,闖出洞口,真無一日安寧。兇猛的野獸被一個個征服了,不少伙伴卻成了野獸,千萬年來征戰(zhàn)不息。在這個洞中已經能夠燃起火炬,在洞外卻常有人把火炬踩滅,把寥廓的天地變成一個黑洞,長年累月無路可尋。無數(shù)的奇跡被創(chuàng)造出來,機巧的罪惡也駭人聽聞。宏大的世界常常變成一個孤島,喧騰的人生有時比洞中還要冷清。 洞中有一石幔,上嵌珊瑚、貝殼、海螺化石無數(shù),據(jù)測定,幾億年前,這兒曾是海底。對這堵石幔來說,人類的來到、離去、重返,確實只是一瞬而已。 溫軟的手指觸摸著堅硬的化石,易逝的生命叩問著無窮的歷史。理所當然,幾萬年前的祖先也觸摸過它,發(fā)出過疑問。我的疑問,與他們相差無幾:我們從何處來到這里?又從這里走向何處? 也許是對洞穴的早期占有,使人類與洞穴有了怪異的緣分。據(jù)1987年世界民意測驗研究所對800萬美國人的調查,許多瀕死復生的人追述,臨近死亡時,人的朦朧意識也就是進入一個黑洞: 它們覺得自已被一股旋風吸到了一個巨大的黑洞口,并且在黑魆魆的洞里飛速向前沖去。而且覺得自己的身體被牽拉、擠壓,洞里不時出現(xiàn)嘈雜的音響。這時,他們的心情更加平靜。 ……黑洞盡頭隱隱約約閃爍著一束光線,當他們接近這束光線時,覺得它給予自己一種純潔的愛情。 可見,人類最后還得回到洞穴中的老家。我們的遠祖辛辛苦苦找到了這個家,流血流汗經營了這個家,總得回去,也算葉落歸根。據(jù)天文學家說,茫茫宇宙間也有一個深不可測的黑洞,神奇地吸納著萬物,裹卷著萬物,吞噬著萬物。地球和人類,難保哪一天不投入它的懷抱。 依我看,神秘的太極圖,就像一個渦卷萬物的洞口。一陰一陽呈旋轉形,什么都旋得進去。太極圖是無文字的先民的隆重遺留,人類有文字才數(shù)千年,而在無文字的天地里卻摸索了數(shù)十萬年。再笨,再傻,數(shù)十萬年的捉摸也夠凝結成至高的智慧。 不管怎么說,走向文明的人類,深層意識中也會埋藏著一個洞穴的圖騰。 “芝麻,開門!”一個巨大的寶庫就在洞穴之中。幾乎是各民族的民間傳說,都把自己物欲乃至精神的理想,指向一個神秘的洞穴。無數(shù)修道者在洞穴中度過一生,在那里構造著人生與宇宙的平衡。嫉世憤俗的基度山伯爵,會聚著新興資產者的理想,向一個洞穴進發(fā),然后又在那里,指揮若定,揮灑著人性的偉力。 有關余秋雨的人生哲理散文篇三:兩方茶語 這兩天伙伴們驅車北行,我獨居曼徹斯特,需要自己安排吃喝,于是想起了英國人在這方面的習性。 在吃的方面,意大利有很好的海鮮,德國有做得不錯的肉食,法國是全方位的講究,而英國則有點平淡。英國菜也不是做得不好吃,最大的弊病是單調。 記得很多年前在香港大學講課,住在柏立基學院,這是一處接待各國客座教授的住所,有一個餐廳。當時香港大學完全是英國作派,正巧那學期客座教授也以英國教授為主,我就在那個餐廳里領略了英國式的吃。 每次用餐,教授們聚坐一桌,客氣寒暄,彬彬有禮,輕輕笑語,杯盞無聲,總之,氣氛很好。但我畢竟俗氣,從第二頓開始就奇怪菜式為何基本重復,以后天天重復,到第四天,我堅持不下去了。 我很想從那些教授之中找到一個共鳴者,但每天閱讀他們的臉色眼神,半點痕跡都找不到,一口口吃得那么優(yōu)雅而快樂,吃著每天一樣的東西。我看他們久了,他們朝我點頭,依然是客氣寒暄,彬彬有禮,輕輕笑語,杯盞無聲。 我終于找到了管理人員,用最婉和的語氣說:“怎么,四天的菜式,沒有太大變化” 那位年老的管理人員和善地對我說:“四天四十年了,也沒有太大的變化?!?/p> 第二天我就開始到學生食堂用餐。 這件事,讓我驚訝的不是菜式,而是英國教授的接受能力和忍耐能力,尤其是那永遠優(yōu)雅快樂的表情。 因為我看出來了,四十年不變,正是這種表情誘導的結果。管理人員怕表情有變,于是以堅定不移的菜式來保證不變。 這次來英國后我們已經吃過好幾次英國菜,確實說不上什么,于是仍然去找中餐館。 事事精細的英國,對于如此重要的吃,為何不太在乎他們比較在乎喝。 但這也是三百年來的事。在十七世紀中期之前,當咖啡還沒有從阿拉伯引進,茶葉還沒有從中國運來,他們有什么可喝呢想想也是夠可憐的。 據(jù)記載,英國從十七世紀中期開始從中國進口茶葉,數(shù)量很少,但一百年后就年進口二千多噸了,再加上走私的七千多噸,年耗已達萬噸。到十九世紀,他們對茶葉的需要已經到了難于控制的地步,以至只能用**來平衡白銀的進出。后來他們又試驗在自己的屬地印度種茶而成功,去年冬天我到印度大吉嶺和尼泊爾,就看到處處都賣當?shù)夭?,便是那個時候英國人開的頭。 英國人在印度、尼泊爾和錫蘭種的茶,由于地理氣候的獨特優(yōu)勢,質量很高,口感醇洌,我很喜歡?,F(xiàn)在英國每天消耗茶的大部分,還是來自那里。 相比之下,中國的綠茶清香新鮮,泡起來滿杯春意,缺點是喝不多。上口稱絕,但加兩回水就淡然無味,如重新?lián)Q茶葉,喝起來也遠不如剛才。天下過于嬌嫩新鮮的事總是這樣,不宜短時間重復,而喝茶的風情正在于綿延??梢灾貜投诟幸恢辈诲e的是烏龍茶,制作最講究的是臺灣。“凍頂烏龍”,聽這名字就有一種怪異的詩意。不過這些年我又漸漸覺得,臺灣茶的制作有點過度,香味過于濃郁,寧肯喝海峽對面福建的優(yōu)質烏龍了。 中國喝茶的詩意是中國文化的產物,不管是綠茶嬌嫩的詩意還是烏龍綿長的詩意都由來已久。即便不說陸羽的《茶經》,從一般詩文中總能頻頻嗅到茶香。據(jù)我認識的一位中國茶文化研究者說,茶文化最精致的部位也最難保存,每每毀于兵荒馬亂之中,后來又從解渴的原始起點上重新種植和焙制,不知斷了多少回,死了多少回,但由于那些詩文在,喝茶的詩意卻沒有斷,沒有死。 英國進口了中國茶,沒有進口中國茶的詩意。換言之,他們把中國茶文化的靈魂留下了,沒帶走。因此同樣是茶,規(guī)矩的中國喝法與規(guī)矩的英國喝法完全是兩回事。 英國有大詩人,但在實際生活中,例如在飲食上不太講究詩意,這與法國人有很大差別;而法國人在飲食上的詩化追求與中國人在飲食上的詩化追求又完全不同。 英國快速地把這種好不容易從遙遠的東方買來的飲品當作貴族社會的一種生活標志,而貴族的生活正是社會各界趨附的對象,因此中國茶在那里完全改變了角色、轉換了身份。 當初英國貴族請人喝茶,全由女主人一人掌管,是女主人顯示身份、權力、財富及風雅的機會。她神秘地捧出了那個盒子,打開盒子的鑰匙只有一把,就掌握在她一人手上,于是當眾打開,引起大家一陣驚嘆。杯盞早就準備好了,招呼仆人上水。但仆人只有提水的份,與茶葉有關的事,都必須由女主人親自整治。中國泡茶有時把茶葉放在茶壺里,有時則把茶葉分放在每人的茶杯里,讓客人欣賞綠芽褐葉在水里飄蕩浸潤的鮮活樣子。英國當時全用茶壺,一次次加水,一次次傾注,一次次道謝,一次次煞有介事地點頭稱贊,終于,傾注出來的茶水已經完全無色無味。 到此事情還沒有完。女主人打開茶壺蓋,用一個漂亮的金屬夾子把喝干凈了的茶葉———中國說法也就叫茶渣吧———小心翼翼地夾出來,一點點平均地分給每一位客人??腿藗內绔@至寶,珍惜地把茶渣放在面包片上,涂一點黃油大口吃下。 他們這樣喝茶,如果被陸羽他們看到,真會瞠目結舌。既不是中國下層社會的解渴,也不是中國上層社會的詩意,倒成了一種夸張地顯示尊貴的儀式,連那茶渣也雞犬升天。雖然尊貴,但茶的“文化國籍”已經更換,因此他們也就貪圖方便,到自己的屬地印度、尼泊爾、錫蘭去種茶了。 茶被英國廣泛接受之后,漸漸變成一種每日不離的生活方式,再也不是貴族式的深藏密裹了。至今英國人對茶的日消費量仍是世界之冠,已經無法想象如果沒有茶,英國人的日子怎么過。 中國文化人千萬不要再從這個現(xiàn)象洋洋得意地證明中國文化對歐洲的征服,我前面已說過,他們喝茶已剝除了中國詩意和中國文化,因此每日不離的原因要從別處來尋找。在我看來,基本原因比較原始,是由于茶提供了一種于健康、風度無損的輕微刺激,而接受這種刺激又成為片刻放松的借口,于是每天就有了一種以喝茶為節(jié)拍的生活節(jié)奏。 既然如此,英國人一般不喝太濃的茶,很少聽到他們有喝茶喝“醉”了的事,但這在中國常有,特別是喜歡喝烏龍和普洱的族群。每天淡然于一種固定的節(jié)奏中,這也正是他們在飲食中缺少詩意的表現(xiàn)。 通過茶來作文化比較,可以產生很多有趣的想頭,而我感到最難解的是這樣一個問題:英國從中國引進茶葉才三百多年,卻構成了一種最普及的生活方式,而中國人喝茶的歷史實在太久了,至今還徹底隨意,仍有大量的人群對茶完全無緣,這是為什么在英國很難找到完全不喝茶的人,但在中國到處都是。我在臺灣的朋友隱地先生,傍著那么好的臺灣茶卻坐懷不亂,只喝咖啡。哪天如果咖啡館里輕輕的音樂與咖啡的風味不諧,他耳朵尖如利刺,立即聽出,而且坐立不安,一定要去與經理交涉。那次他知道我愛喝茶而瞞著我到茶葉店買好茶,回來對我的驚訝描述使我確知他是第一次那么近距離地接觸茶葉。看著這位年長的華文詩人,我簡直難以置信。另一個特例就是這次與我一起考察歐洲的同伴邱志軍先生。晚飯前在餐廳只要喝一口那種淡如清水的茶水,只一口,他居然可以整夜興奮得血脈賁張,毫無睡意,直到旭日東升。 寫到這里我笑了,因為又想起一件與茶有關的趣事。四川是中國茶文化的重地,我在那里有一位朋友天天做著與茶有關的社會事務,高朋如云,見多識廣,但他的太太對茶卻一竅不通。春節(jié)那天有四位朋友相約來拜年,沏出四杯茶招待,朋友沒喝就告辭了,主人便出門送客。他太太收拾客廳時深為四杯沒喝過的好茶可惜,便全部昂脖唱了。但等到喝下才想起,丈夫說過,這茶喝到第三杯才喝出味道,于是照此辦理,十二杯下肚。據(jù)那位主人后來告訴我,送客回家才片刻時間,只見太太兩眼發(fā)光,行動不便,當然一夜無眠,只聽腹鳴如潮。我笑他夸張,誰知他太太在旁正色告訴我:“這是我第一回也是最后一回喝茶?!?/p> 英國人思維自由而生態(tài)不自由,說喝下午茶便全民普及,同時同態(tài),鮮有例外;中國人思維不自由而生態(tài)自由,管你什么國粹、遺產,詩意、文化,全然不理,各行其是,最普及的事情也有大量的民眾不參與、不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