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養(yǎng)育17:那個奶奶說我“小”
剛坐下吃晚餐,已經(jīng)吃完飯的小菲蹭蹭地坐在我身邊屬于她專坐的小座位上,和我說一些有趣的事情、困惑的事情……小眼睛一眨一眨地,小眉頭不時地皺來皺去,眉頭像在配合眼睛一起和我訴說。于是,有了我們一段對話: 小菲:媽媽,我到我“家”里玩了,那個奶奶過來說我“小”。(所謂的“家”是我不幾天前才發(fā)現(xiàn)的,小廣場里有幾個單杠圍在一起,像一個圈圈一樣,在小菲眼里就像一個住“家”一樣) 媽媽:哦?那個奶奶說的有問題嗎? 小菲:我不喜歡她說我“小”,我已經(jīng)三歲了。 媽媽:你希望奶奶怎么說呀? 小菲:我希望她說我“大”,我已經(jīng)三歲了。 媽媽:是啊,你已經(jīng)三歲了,你告訴那個奶奶了嗎? 小菲:我說我已經(jīng)三歲了,我是大孩子了,她還是說我小。(這真的是個問題,無論你怎么說,人家就是堅持自己的觀點,你該怎么辦呢?) 媽媽:這是個問題哦!你不喜歡那個奶奶這樣說? 小菲:討厭!我長大了。 媽媽:你有沒有告訴那個奶奶“我不喜歡你這樣說我!” 小菲:沒有 媽媽:所以,你現(xiàn)在還不高興? 小菲:是的 媽媽:小菲,你不喜歡她說“小”,可是她“喜歡”呀,你說怎么辦呢? 小菲:她不能說我“小”!(堅持自己) 媽媽:現(xiàn)在,來,媽媽抱抱你——我的小寶貝!小菲,謝謝你把不開心的事情講給媽媽聽,你能說出來了,現(xiàn)在你就是大寶寶了。不論人家說什么,媽媽悄悄地告訴你一個特大特大的秘密——媽媽永遠永遠和你是一伙兒的。現(xiàn)在,摸一摸自己的小肚肚,你的心情美麗一點了沒有? 小菲:哈哈!媽媽——,咱們看書吧? 媽媽:好的,我們一起選。 小菲:媽媽,這樣躺著,我在這邊,你在這一邊,你和我一起看吧。 看完一本,又看一本,小菲要睡覺了,說不用我陪著就可以睡。 禁不住湊過去對小菲悄悄說了一句:小菲,你能自己乖乖地睡覺啊,在媽媽看來呢,你又長大了!我給要你點個大大贊! 當我也慢慢的躺下來,重溫小菲和我短暫的在一起的畫面。想到在她不能爭辯過或者更改過那個奶奶的話語時的不開心。如果那個奶奶知道小菲只有三歲,這個年齡需要肯定與支持,也許奶奶就會換一下語言給與支持——“哦,小菲你長大了,能做好多好多事情了吧?能和奶奶分享一下嗎?”,這樣的說話對于三歲的孩子會既是肯定又是引領。 孩子在不同的環(huán)境中,會獲得不一樣的成長。哪些是環(huán)境?她所處的人、事、物都是環(huán)境,而人具有主觀性,帶給孩子及時的的感受往往被孩子認為都是真實的。這樣說來,和孩子相處的人在其成長中是多么重要。 當然,那個奶奶并沒有懂得這些。我當然也沒有怪她的意思。 我是更加覺得作為爸爸媽媽要懂得孩子、有辦法支持到孩子是多么重要。不就是一句話嗎?一個小孩子家是不是太執(zhí)拗了?太矯情了? 這還真不是這樣。 小菲這是用自己的不同意一句話來和那個奶奶劃清界限,建立交往原則,鞏固發(fā)展自我呢。她的宣言是:我就是我的,你不能隨便評價我,要是評價我也必須經(jīng)過我同意,要不然我就生氣,如果你評價的和我的不一樣,你就是在否定我吧?! 遇到這樣的情況,爸爸媽媽怎么辦? 首先,關注孩子的情緒看到孩子這個人。和孩子一起感受此刻當下是哪一種情緒還在隱隱作怪,影響著自己。給點時間和空間允許孩子和自己的情緒待在一起,感受情緒的存在。例如小菲的因此引起的“不高興”、甚至生氣……。此時不去評判事情,不去評判人,只是讓孩子和情緒在一起,讓自己和孩子在一起,接受孩子的情緒,接受此刻的孩子。 其次,幫孩子看到情緒與事件的關聯(lián)性。情緒不會無緣無故的產(chǎn)生,它是從哪里來的,是發(fā)生了什么事引起的,孩子希望這件事朝著怎樣的方向發(fā)生呢?三歲的孩子需要在爸爸媽媽的幫助下,將情緒與事情關聯(lián)起來去看,找到情緒產(chǎn)生的來源,說著說著,孩子的情緒慢慢得就開了。直到長大再長大一些,她會發(fā)現(xiàn),同樣一件事情,只要“我”沒有情緒,它就不會影響我。 再次,和孩子一起發(fā)現(xiàn)情緒消失的辦法。當孩子說出來的時候,它的情緒就已經(jīng)在悄悄地轉(zhuǎn)移了,爸爸媽媽要相信孩子自身就有這個能力,需要的就是能夠耐心地傾聽孩子說出來,配合一下孩子而已。和孩子一起找出證明自己觀點的理由時,孩子的情緒就悄悄地又會跑一些,孩子會發(fā)現(xiàn)自己有理有據(jù)地說話是一個趕走情緒地好辦法……這樣的方法有很多,需要和孩子慢慢地一起尋找。 最后,肯定、支持、看到孩子的好。例如對小菲勇敢地和媽媽分享自己對一個“小”的看法,要堅定地給一個贊,主動和媽媽展示自己的體驗和感受這樣的做法要給于肯定和支持;對于小菲最后能夠自己獨立睡覺也要給與肯定和支持。在這兩件事情里可以看到的是孩子及孩子的“長大”,所以反復地強化這一點,孩子的信心會更加足了,信心足了價值感才高起來。 窗外的竹子繼續(xù)在長高,已經(jīng)把小菲落得很遠很遠了。竹子自有竹子得高度,小菲自有小菲的成長,我們需要看到的是屬于小菲的成長和進步,以及和小菲一起成長起平靜地和這個世界一起成長的能力。 晚安! 原創(chuàng):董春玲森嶼雜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