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子|和平古鎮(zhèn)
和平古鎮(zhèn)一直是我特別想去看看的地方,因朋友圈常有人曬古鎮(zhèn)風貌。 前日,終于與這個在心上惦記多時的古鎮(zhèn)相會了。先是粗粗環(huán)視了古鎮(zhèn)外圍視線能及處,初步給出的結論是,不如不久前剛到過的武夷山那邊的下梅村給我的感覺好。不如的方面:一是人氣不夠,二是布局擁擠。但接下來導游的介紹讓我對這古鎮(zhèn)由心底地起了敬重…… 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很氣勢的大城門,這是全鎮(zhèn)百姓一塊塊石板一個個鵝卵石肩扛背駝硬壘起來的,為抵抗外侵,他們齊心協(xié)力出錢出力。 古鎮(zhèn)有九十多條巷子,經(jīng)常是你以為走到疑無路時,拐角卻柳岸花明又一巷。 古鎮(zhèn)大夫第這種高大上的豪宅有五處這樣,從開科取士以來,和平鎮(zhèn)出了137名進士,有進士之鄉(xiāng)的美譽。能出這么多進士這與當年的和平書院之功勞可是大大的。說到和平書院,那又有個必須大贊特贊的人,這個我想在下一組圖介紹,我還是按圖的順序一張張回顧,注意到這房屋頂么,邊上的翹沿是鳳,龍卻壓在墻角,很明顯是女權(慈禧)時代建造的鳳在上龍在下。 相鄰的人家高墻間都隔著巷子,這和平古鎮(zhèn)巷弄都比較窄小,寬也都只有50——70公分,每條巷子都有名字。比如姻緣巷,還有個美麗的傳說呢。巷子兩邊是緊挨相鄰二戶人家,一家是有個男孩,另一家有個女孩,一天男孩在巷子巧遇鄰家女子,當時女子端水往巷子潑水,不小心潑了男孩一身,倆人有些尷尬,有點害羞,相互表達歉意。不經(jīng)意間,這窄小的弄巷年齡相仿的少年男女就擦出愛情的火花。當即,自報家門,原來男孩是準備考狀元的舉子,女孩也是出自家教很好的鄰家,男孩許愿:他日金榜提名,定回故里下聘迎娶女子。后來,果然金榜高中狀元,他實現(xiàn)承諾把當初巷子偶遇的心儀女子娶為妻,這巷子也因此成就了一樁美好姻緣故而得名為"姻緣巷"。 因為它最窄小,只要二人從巷倆端走到相遇時,倆人都必須同時側(cè)身,相互謙讓才可通過。我突然有個想法,建議單身男女去這和平古鎮(zhèn)的姻緣巷轉(zhuǎn)轉(zhuǎn),說不定撞個桃花運。 圖為:是和平書院邊上的一個側(cè)門。 和平書院的側(cè)門,看上去像打開的書,設計時恐取開卷有益的寓意吧。和中間開的門一起看又像品字,意在多讀書品自高氣自華,中間門上方不安門楣,意在學無止盡,上不封頂。古代人呀可真夠講究,造個門還要安進有這么多層意思,好有內(nèi)涵,他們要穿越到現(xiàn)代,單單斗心眼我們不一定斗得過。 圖為:是古鎮(zhèn)的戲園子。 古鎮(zhèn)的戲園子蠻豪華的,我曾拍視屏發(fā)朋友圈。聽說古鎮(zhèn)至今還保留古時候好幾種類戲,可惜沒能一飽眼福,估計要吉慶節(jié)日或什么紀念日才會搞活動演出。反正我去的那天沒看到,索性自己跑上臺擺個亮相過戲癮。 圖為:錢眼。 這個錢眼是高大上的官宅院里院門口采用暗溝排水,水漏設計成銅錢狀,且雕琢精細,蘊含肥水不流外人田。 圖為:花格窗磚雕刻。 而花格窗磚雕刻蝙蝠,又是別開生面。蝠諧音福,寓意福祿吉祥。 總之,古代智者心里慎密。下一組圖,你們就知,這和平古鎮(zhèn)曾培養(yǎng)出的都不是一般的人。 拖了好些天了,之前我說過和平古鎮(zhèn)古代有一位了不起的人物一一黃峭。 古鎮(zhèn)建于唐朝,能保留下這么完整的古街巷和那么多氣派的千年豪宅,自然少不了文化名人的貢獻。在邵武和平黃峭是當?shù)刭澆唤^口的能人,也是當?shù)攸S氏家族的鼻祖。他自小聰慧過人,十八歲考取進士,唐昭宗時,邵水災頻繁,蝗蟲四起,加上地方軍閥割據(jù),盜匪出沒,民不聊生?。∏嗄甑狞S峭毅然拿出自家的積貯,聚合鄉(xiāng)鄰,興辦義師,武裝自衛(wèi),保一方安定。后隴西郡王看中黃峭才干招致麾下,因平亂有功,被封為工部尚書。后唐被滅后,他終日郁郁,見復唐無望,棄官歸隱,次年,返回故里,并創(chuàng)辦了和平書院。 進入書院大廳,必須登十三級臺階,前六級為努力讀書打好基礎,從第七級開始為七品往上至一品,寓意步步高升。黃峭創(chuàng)辦書院初衷是為了自己子孫就讀,因為黃峭娶有三房夫人,各為他生七子,這樣就有二十一位兒子。他開創(chuàng)了宗族辦學的先河,由此看出他是多么有遠見卓識的人,后來邵武南部各宗氏競相效仿。自宋后,和平書院逐漸成為了一所地方性的學校,吸引了一大批歷史著名人物到學院講課,宋代著名理學大師朱熹、楊時,都曾到和平書院講學過。 和平古鎮(zhèn)歷史上文化教育的發(fā)達,營造了和平千余年讀書求學的氛圍,文風熾盛。造就了一批又一批英杰人才,才有了我前幾日提到過古鎮(zhèn)歷史上培養(yǎng)出過一百三十余的進士,有進士之鄉(xiāng)的美譽。和平書院可以說是造就我們閩北人才的搖籃,和平書院的一脈書香仍氤氳鄉(xiāng)民衣袖間,儒學思想浸染進古鎮(zhèn)的每一條街巷,綿延千年…… 我望著有些寥落破舊的書院,和墻上黃峭這位偉大的先輩畫像肅然起敬。 一個地方能有過這樣的繁華文明,是因為有黃峭這樣的開明先輩秉承"忠孝持家遠,詩書處世長"。 下面我要講的是黃峭的開明遠見。 我們那天游和平古鎮(zhèn)的美女導游,就是黃峭第三房太太生的后裔,與我一樣同姓黃,應該和她合張照,說不定我們同宗呢。這是有可能哦,因為黃峭老先生在他八旬時,便勻分了所積儲的財資。也就是每人一袋碎金,那個時候叫葵花籽金,樣子像葵花籽,再發(fā)給一匹馬,只留各房的長子在古鎮(zhèn)守在父母跟前盡孝侍奉。其余的十八位兒子讓他們騎著馬各自謀生去,交代馬騎到哪停下不想走,走不動了,就在哪安家,把他鄉(xiāng)當故鄉(xiāng),入鄉(xiāng)隨俗。為不忘宗親,各懷揣族譜游四方,并贈《遣子詩》要求代代熟背,以便他日宗親相認,落腳安居成家后所生的第一子以地名為名,比如,到福州生的孩子叫黃福,延平生的叫黃延。 附《遣子詩》 信馬登程往異方 任尋勝地振綱常 足離此境非吾境 身在他鄉(xiāng)即故鄉(xiāng) 朝暮莫忘親囑咐 春秋順薦祖蒸嘗 漫云富貴由天定 三七男兒當自強 這在當時應是很開明之舉,現(xiàn)代也不見得有幾人能做到,我們現(xiàn)代很多父母孩子都成年工作了,還是遠遠覺得不夠,扶上馬還要送了一程又一程。 我是不折不扣的吃貨,到哪吃都是硬道理。只是肚子容量有限,我只嘗了包糍、水煮油炸豆腐、鹽焗土雞蛋、鹵豬血。包糍我是覺得像光澤的小吃“文子”,像這類如餃子類包的任何東西我都愛吃,除了因為好吃外,我覺得主要是它的包容性讓我喜歡。我重點想介紹是那個豆腐,制作比較特別,是用陳漿作為酵母,當?shù)赜忻裰{唱:一塊豆腐百年酵,一口咬下味百年。 油炸豆腐好吃得不要不要的。色澤金黃邊軟中不空,外韌內(nèi)嫩久煮不爛,且越煮越香百吃不厭呢。 這個做豆腐的手藝,傳男不傳女,目前掌握此項工藝技術沒幾人,所以產(chǎn)量很有限,但也好,品質(zhì)得到固守,它只能鮮活在游客食客記憶里。 原創(chuàng):墨上塵事墨上塵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