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里的布谷鳥
“布谷!布谷!”布谷鳥用它的真情和歌聲,喚醒了滿山遍野的春花迎著熹微的晨光綻放,喚醒了遍野的麥苗吸吮晶瑩的晨露茁壯成長,也為播種春天的人們吶喊助興,唱響了又一個把握先機的清晨。 朦朧中,我從睡夢中醒來,側(cè)耳傾聽這來自天籟的呼喚,似乎覺得聲音由遠而(jìn),一聲比一聲清麗而真切,心中油然蕩起一種久違的振奮,一種莫名的滋味--“人生點滴況味”頓時涌上心頭…… 布谷鳥的歌聲穿越時空,聲聲扣人心弦,既像來自遠方朋友的提醒,又像土里土氣的鄉(xiāng)音縈繞耳畔,給 “宜居住城市” 的家園里,帶來一股質(zhì)樸清新的氣息。雖然,我沒有當年那種“少年男兒當自強,凌云直致白頭霜”的激情,但對于這位不速之客的到來,還是心存感激之情,不由得向窗外望去,尋覓它那似曾相識的身影。 窗外,沐浴在晨曦中的樹林,那是鳥兒棲息的樂園。在這個 “早起的鳥兒有蟲吃” 的世界里,每當我們還在睡夢中的時候,早起的鳥兒己經(jīng)吃飽了,就三五成群地聚集到冠蓋如云的樹頂,翩翩起舞,隨著樹枝輕蕩,便漾出悅耳的歌聲,其婉轉(zhuǎn)動聽,如絲竹彈奏,唱出它們兩情相悅、情侶相依的愛情;似清泉流淌,喃喃細語比翼雙飛、筑巢育雛的苦樂年華,仿佛它們是這個世界上最快樂的精靈! 每當菜花吐金遍野香,蛙鳴陣陣唱春歌,鄉(xiāng)村中慣見一只只孤獨的飛鳥,晝夜不停地鳴叫。它就是循聲得名的家喻戶曉的布谷鳥。 布谷鳥深諳“民以食為天”“五谷養(yǎng)生為王”的道理,亙古不變守天時節(jié)令,接地氣習俗,年復一年地以希望的田野為舞臺,以“春華秋實”為主題,導演一幕幕有聲有色,威武雄壯的活劇,與天奮斗、與地奮斗的結(jié)果——收獲或豐或平或歉,它從不過問,任憑農(nóng)民們悟性和能耐,各自發(fā)力,自由評說。 布谷鳥體形大小和鴿子相仿,但較細長,上體暗灰色,腹部布滿了橫斑。腳有四趾,二趾向前,二趾向后。飛行急速無聲。芒種前后,幾乎晝夜都能聽到它那宏亮而多少有點凄涼的叫聲,叫聲特點是四聲一度——“布谷布谷,布谷布谷”、“快快割麥!快快割麥!”、“快快播谷!快快播谷!”所以俗稱布谷鳥。 “布谷--布谷---”, 布谷鳥用它的真情和歌聲,喚醒了滿山的春花迎著熹微的晨光綻放,喚醒了遍野的麥苗吸吮晶瑩的晨露茁壯成長,也為播種春天的人們吶喊助興,唱響了又一個把握先機的清晨。 布谷鳥的歌聲穿越時空,聲聲扣人心弦,既像來自遠方朋友的提醒,又像土里土氣的鄉(xiāng)音縈繞耳畔,給 “宜居住城市” 的家園里,帶來一股質(zhì)樸清新的氣息。雖然,我沒有當年那種“少年男兒當自強,凌云直致白頭霜”的激情,但對于這位不速之客的到來,還是心存感激之情,不由得向窗外望去,尋覓它那似曾相識的身影。 布谷鳥大小似鴿子模樣,黑灰色的身體,尾巴上有白色斑點,腹部畫著黑色橫紋,“顏值”并不起眼,可它鳴叫起來,殫精竭慮,甚至滿腔滴血,也在所不惜,無怨無悔;加上它只吃害蟲,呵護莊稼,深得人們的喜愛和點贊。 雖然它長的像烏鴉,但它在我的印象里,比烏鴉可愛多了。尤其是從它嘴里唱出來的歌聲,是那樣的動聽,讓人充滿一種喜悅和歡快的感覺。開始我還以為是大人用嘴吹著逗孩子玩的呢!現(xiàn)在我知道那是從鳥的嘴里叫出來的。 布谷鳥又叫鶗鴂、怨鳥,還有兩個雋永的雅號:杜鵑和子規(guī)。傳說一千七百多年前,蜀王失國而死,化為杜鵑鳥,鳴聲為“不如歸去”。南朝宋鮑照《擬行路難十八首》之七:“中有一鳥名杜鵑,言是古時蜀帝魂。聲音哀苦鳴不息,羽毛憔悴似人髠?!彼螐堁自凇蹲S⑴_(jìn)·與周草窗話舊》一書中寫道:“幾回聽得啼鵑,不如歸去?!?/p> 布谷鳥是有使命的神鳥,絕不會全偷賴和忘了報季節(jié)的時間。它是個何等聰明而通人性的鳥?誰也不想逮著它。來無影去無蹤的,何處去尋,哪里去逮它呢?誰也不知它生活在哪里,宿歸何方?平時餓了就在山間田野尋找害蟲野果充饑,飽了就去不為人知的地方歇息安睡。從古到今,人們除了陽春三月能聽到它的歌聲外,除此一般季節(jié)它是從不隨意開口唱歌的。 宋代的蔡襄詩云:“布谷聲中雨滿犁,催耕不獨野人知。荷鋤莫道春耘早,正是披蓑化犢時?!标懹我灿性娫唬骸皶r令過清明,朝朝布谷鳴,但令春促駕,那為國催耕,紅紫花枝盡,青黃麥穗成。從今可無謂,傾耳舜弦聲?!痹娭写吒牟脊萨B即杜鵑鳥。南宋詞人朱希真的“杜鵑叫得春歸去,吻邊啼血茍猶存。”更是充分地反映杜鵑為催人“布谷”而啼得口干舌苦,唇裂血出,認真負責的精神。 布谷鳥春來秋往,年復一年,日復一日地歌唱著,農(nóng)家人一次又一次地播種春天,收獲著大地上金燦燦的秋天,也收獲著人生的無數(shù)夢想。我也漸漸長大了,從家鄉(xiāng)進城讀書,在另一片天地里,開始耕耘和播種人生的希望,執(zhí)著追求自己理想?!?/p> 記得小時候,我便對布谷鳥有一種神秘的感覺。每年清明節(jié)后,它們就從遙遠的地方飛到我的家鄉(xiāng),幾乎看不到它的身影,只覺得它們在邈遠的云端,從早到晚都在縱情歌唱。聽起來頗有特色,四聲一度,節(jié)奏明快,內(nèi)含豐富,親切自然,就像一位鄉(xiāng)土歌手,彈撥著莊稼人的心弦。鄉(xiāng)親們應和著它的韻律,把鳥語翻譯成“快快播谷”,“麥黃草干,割麥插禾”等等。對于他們來說,布谷鳥的歌聲,就是催人耕耘的號角,是豐收的喜訊,是幸福的期盼。 于是,在鄉(xiāng)間田野上一下子拉開了春耕播種的序幕,緊鑼密鼓地抓緊農(nóng)事勞作,謀求農(nóng)家一年生計。趁著大好春光,農(nóng)民扛起犁耙,牽著老牛,踏上長滿苜蓿的田地,進行精耕細作,施足基肥,做好秧池后,播下從溫室中育出來的谷芽,用的辛勞、經(jīng)驗和智慧,應對自然災害的挑戰(zhàn),呵護著一個個纖弱的嫩芽扎下根須,長出嫩綠的新葉,看著禾苗一天一天地茁壯成長,心里充滿了“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籽”的美好希望。 每當我從學校走在回家的路上,看到田邊的嫰嫰青蠶豆也飽滿了,空氣中洋溢著麥香和各種花草的清香,讓人感覺醉醉的。在湛藍的天空下,布谷鳥拍著翅膀歡叫著,一聲又一聲地在人們的耳邊回蕩,撩撥得農(nóng)家人心急如火,男女老少都忙碌起來了。 子規(guī)夜半猶啼血,不信東風喚不回。一晃幾十年來過去了,簡樸艱苦的鄉(xiāng)村生活早己落幕于歷史舞臺,溶入科技發(fā)達的現(xiàn)代化潮流,似乎布谷鳥也曾遠離我的視線,而今,又用它略顯滄桑的嗓音,喚醒逝去歲月里的印記,幾多未竟的夢,些許朦朧的憧憬,仿佛又在布谷鳥的叫聲中靈動起來…… 俗話說;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對鳥來說也是如此。孔雀錦雞也好,鸚鵡八哥也罷,它們只能給人帶來觀賞而已。盡管布谷鳥看起來氣貌不揚,甚至很丑陋,然而它帶給人類的實際意義和價值,永遠超過了它們了。 依你看漂亮的東西就逗人喜愛,丑陋的東西也不應該去鄙視呀?農(nóng)民伯伯們看事物的眼光,與城里人看問的眼光有著很大的區(qū)別是。尤其對美丑的衡量,有時候切然相反。你覺得布谷鳥丑陋得像烏鴉??墒寝r(nóng)民把布谷鳥當成了心中的圖騰,無尚崇拜和熱愛它!姥姥現(xiàn)在問你?城里人穿得那么漂亮闊氣,鄉(xiāng)下人穿的樸素簡陋,你說說他們誰是精神富有者? “燕泥銜復落,鶗吟歛更揚?!辈脊萨B一聲聲鳴叫,讓我們身沐春光,“思接千載,視通萬里”,心潮跌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