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jié)的傳統(tǒng)食物及養(yǎng)生方法
農(nóng)歷五月初五,是中國民間的傳統(tǒng)節(jié)日——端午節(jié),它是中華民族古老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之一。端午也稱端五,端陽。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端午節(jié)的傳統(tǒng)食物及養(yǎng)生方法,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端午節(jié)吃什么傳統(tǒng)食物 1、粽子 端午食粽的習俗由來已久,且盛行不衰。時至今日,端午節(jié)家家戶戶幾乎都要吃粽子,粽子的種類和做法也不盡相同,口味有咸甜之分。南方粽子以蘇州、寧波、嘉興等地最負盛名,餡料多以豆沙、火腿、咸肉、棗泥為主;北方粽子以小棗粽為代表,常見餡料有小棗、果脯等。 2、黃鱔 端午前后是一年里鱔魚肉最嫩、最營養(yǎng)的時候,不僅味道好,滋補功效也最佳,所以民間有“端午黃鱔賽人參”的說法。 3、茶葉蛋 江西南昌地區(qū)端午節(jié)有煮茶蛋和鹽水蛋吃的習俗。當?shù)厝诉€將雞蛋、鴨蛋、鵝蛋染上紅色,用五顏六色的網(wǎng)袋裝著,給小孩掛在脖子上,希望孩子平安無事、逢兇化吉。 4、大蒜蛋 河南、浙江等地農(nóng)村在端午這天要吃大蒜蛋。是將大蒜和雞蛋一起吃煮了早餐食用,有些地方煮大蒜蛋時還會放幾片艾葉。早餐吃大蒜、雞蛋和烙油饃,據(jù)說可以避“五毒”。 5、油糕 端午節(jié)吃油糕是陜西藍田縣的傳統(tǒng)習俗。油糕是用和好的燙油面,包上白糖、桂花、核桃仁、玫瑰花和豬油制成的餡,然后下油鍋炸。炸好的油糕金燦燦的,外酥里甜,一口咬下去,讓人垂涎三尺。 6、打糕 吉林省延邊朝鮮族人過端午節(jié)最具代表性的食品就是打糕。打糕是將艾蒿和糯米飯放在石臼或木槽里,用長柄木槌打制而成的米糕,是一種很有民族特色的食品。 7、煎堆 煎堆,又叫麻團、麻球等,是用面粉、糯米粉或番薯粉和白糖調(diào)成糊狀,下油鍋炸制而成,很有嚼勁,特別香甜。 福建晉江地區(qū)端午節(jié)家家戶戶都要吃煎堆。相傳古時,閩南一帶端午前后是雨季,民間說天公破了洞,要補天。端午節(jié)吃了煎堆后雨便停了,人們都說天補好了,這一食俗也就流傳至今。 8、艾饃饃 端午食艾可以殺菌驅(qū)蟲,對多種細菌和皮膚真菌有抑制作用。所以不少地方還用米粉或面粉發(fā)酵后與艾蒿一起蒸饃饃吃,口感清甜、柔糯。 9、面扇子 端午吃面扇子流行于甘肅、寧夏一帶。當?shù)厝税寻l(fā)面做成扇子形狀,有多層,每層撒上胡椒粉,表面捏成各種形狀的花紋,再染上顏色,極為好看。 10、薄餅 閩南、溫州部分地區(qū),端午節(jié)還有吃薄餅的習俗。薄餅是用面粉調(diào)成糊狀,在又大又平的鐵鍋上攤成形似圓月、薄如嬋娟的半透明餅,卷上炒熟的豆芽、瘦肉絲、香菇等餡料,做成筒狀食用,跟春卷做法相似。 11、綠豆糕 武漢、南京、蕪湖、西安等地端午這一天必定會吃綠豆糕。“糕”與“高”同音,寓意飛黃騰達,與端午粽子一起吃又有“高中”的意思,對于準備參考的學子來說是一個美好的祝愿。 12、五黃 “端午須當吃五黃,枇杷石首得新嘗。黃瓜好配黃梅子,更有雄黃燒酒香?!苯阋粠Ф宋绻?jié)有吃“五黃”的習俗。江南傳統(tǒng)中的端午五黃是指黃鱔、黃魚、黃瓜、咸蛋黃和雄黃酒(雄黃有毒,現(xiàn)用黃酒替代)。 端午節(jié)養(yǎng)生方法 1、端午養(yǎng)生粽子不可多吃,粽子是端午節(jié)的重要食品,味道很好,讓很多人都流連忘返,可是在夏季粽子、黃酒都不可多吃、多喝。原因就是不好消化,嚴重影響我們的腸胃,對身體及其不好。 在這里,小編要和大家說有四類人最好不好吃或少吃粽子,他們分別是:心血管病患者、老人和兒童、胃腸道病患者、糖尿病患者。 2、多喝清涼的茶品,端午節(jié)期間天氣是非常炎熱的,在我們走親訪友的時候不免會發(fā)生中暑或受熱的情況,這個時候我們就應該多喝些清涼的茶品,如綠茶、薄荷茶、菊花茶等,少吃油膩的食物,尤其是老人和兒童。 3、運動養(yǎng)生仍是重點,端午時節(jié)是一年中陽氣至盛的時段,天氣較煩悶,假如工作壓力大,人體生理氣血運行不順,容易煩躁憂郁、心悸胸悶。情緒的變化,會影響臟腑的功能,亦可導致精神疾患,如喜傷心、怒傷肝、憂傷脾。夏季養(yǎng)生,宜使脾胃心肺之氣調(diào)順。除了藥物及食療,平和心態(tài),也應加強運動。 4、夜臥早起、穿衣簡單涼爽。端午節(jié)前后如何才能養(yǎng)陽呢?《黃帝內(nèi)經(jīng)》告訴我們要“夜臥早起,無厭于日”?!耙古P早起”與春天的養(yǎng)生原則是一樣的,但是相對于春天來說,此時日照時間更長,白晝時間更長,所以睡覺應更晚一些,早上起得更早一些。當然也不能太晚,如果超過11點還不睡,那就不好了。最好是在十點半以前就寢。如果感到困的話,中午可以補個覺。 端午節(jié)吃粽子有哪些禁忌 一、粽子在未熟時不能吃 看著可口的粽子就在眼皮底下,裊裊青煙,粽葉飄香。讓人忍不住想“趁熱吃”一把,殊不知,粽子是要在小火慢慢熬了之后才能真正的熟,而不熟的粽子不僅味道不佳,且極難消化,對人的胃產(chǎn)生極大的負荷作用。 二、吃粽子時不能太快或太多 每年都有一些因為吃粽子太快或太多而發(fā)生消化不良甚至有類似窒息事件,尤其是老人和小孩,由于消化能力較差的原因,極其容易因為吃得快或者多而使身心受到極大的傷害,家佳福食品公司提醒您,在吃粽子時,最好是一旁佐以茶,一邊細嚼慢咽的品嘗粽子,一邊喝茶,這樣有助于吞咽和消化,而且,每次少吃一點,由于粽子時的主要原材料是糯米,其極不易消化,建議可以吃迷你粽子。 三、不能吃儲存已久的粽子 自制的粽子未經(jīng)過真空處理,保質(zhì)期是極其短暫的,如是天氣炎熱,最好及時吃掉,萬一不行才存儲在冰箱中,但最好在4天內(nèi)吃完,且再次吃時一定要再次煮熟,要不會硬邦邦的,一點粽子的味道也沒有了。當然,若是準備多存儲些時日,可以選擇真空包裝的粽子,其的保值期一般是180天。 四、以下3種人切忌吃粽子 1、心血管病患者患有高血壓、高血脂、冠心病的人吃多了,可增加血液黏稠度,影響血液循環(huán),加重心臟負擔和缺血程度,誘發(fā)心絞痛和心肌梗塞。 2、胃腸道病患者 :粽子蒸熟后會釋放出一種膠性物質(zhì),吃后會增加消化酶的負荷。粽子中的糯米性溫滯氣,含植物纖維既多又長,吃多了會加重胃腸負擔。患胃病及十二指腸潰瘍病人若貪吃粽子,很有可能造成潰瘍穿孔、出血,使病情加重。
|